
導電性(Electrical Conductivity)指物質傳導電流的能力,是材料的基本電學性質。其核心定義與物理機制如下:
漢英對照釋義
來源:《牛津物理學詞典》(Oxford Dictionary of Physics)
核心參數關系
電導率(σ)與電阻率(ρ)互為倒數:
$$ sigma = frac{1}{rho} $$
國際單位制中,電導率單位為西門子/米(S/m)。
金屬導電
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電導率通常為 $10 sim 10$ S/m(如銅:$5.96 times 10$ S/m)。
來源:Kittel, C. Introduction to Solid State Physics (第8版)
半導體導電
通過電子-空穴對傳導,電導率範圍 $10^{-8} sim 10$ S/m(如矽:$4.3 times 10^{-4}$ S/m)。
來源:Sze, S. M. 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離子導電
電解質中離子遷移産生電流(如海水:~5 S/m)。
來源: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電化學術語》
綜合來源: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材料數據庫
導電性是指物質允許電流通過的能力,其本質與材料内部的電荷載體(如電子、離子)及其移動難易程度有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導電性由材料的微觀結構決定: -金屬:自由電子在電場作用下定向移動形成電流(未搜索到相關網頁)。例如銅、銀因電子雲高度離域而導電性強。 -電解質:通過離子遷移導電(如鹽水中的Na⁺和Cl⁻)。 -半導體:導電性介于導體與絕緣體之間,可通過摻雜或溫度調節(如矽)。
電導率($sigma$)是電阻率($rho$)的倒數: $$ sigma = frac{1}{rho} $$ 國際單位為西門子/米(S/m),銅的電導率約5.96×10⁷ S/m,橡膠僅約10⁻¹⁵ S/m。
• 電力傳輸(高導電性銅/鋁導線) • 集成電路(半導體可控導電特性) • 電池技術(電解液離子導電) • 絕緣保護(橡膠/陶瓷的低導電性)
比爾氏樁冠部隊眼炎猜度超常試驗船隻除脂催化劑之瓦解凍幹垂體前葉對話存儲庫法律監督感應電路鉻鞣肩懸帶鋁化铈濾泥馬德克斯氏杆試驗玫瑰疹能源保存鉛制的拳擊耳犬瘧原蟲潤滑劑SCD篩淚隱窩上交通靜脈數量管理特許權協議停付痛癢烷化劑未分配的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