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fficulties; importance; sufferings
"痛癢"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身體上的疼痛和瘙癢感,引申為對利害、得失的關切或感受。在漢英詞典視角下,其釋義及用法可概括如下:
生理感受(字面義)
指身體局部的疼痛(pain)和瘙癢(itch),常形容輕微不適。
英譯參考:Pain and itching;Physical discomfort.
例:蚊蟲叮咬後,患處痛癢難忍。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比喻關切與利害(引申義)
比喻事情的關鍵、要害或切身利害關系,強調對某事物的在意程度。
英譯參考:Crucial point;Vital interest.
例:此事關乎民生痛癢,必須慎重處理。
來源:《中華漢英大詞典》(上)複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
"無關痛癢"(Wǔguān tòngyǎng)
固定搭配,形容無關緊要、不涉及核心利益的事物。
英譯:Insignificant; Of no consequence.
例:這些批評無關痛癢,未觸及根本問題。
來源:《漢語成語英譯詞典》外研社,2010年。
對比詞:"輕重緩急"(輕重緩急)
"痛癢"側重切身利害,而"輕重緩急"強調事務優先級,二者在語境中常互補使用。
古典文獻溯源
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隗嚣傳》:"安危之機,痛癢相關",印證其引申義的曆史延續性。
來源:《古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
現代用法權威界定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指出:"痛癢"的比喻義已從個體感受擴展至社會議題(如"民生痛癢"),成為公共話語中的高頻詞。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
英語中缺乏完全對應的複合詞,需根據語境選擇譯法:
來源:Liang Shiqiu《最新實用漢英詞典》遠東圖書公司,2000年。
“痛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具體如下:
生理感受
指身體上的疼痛和瘙癢感,如皮膚損傷後的不適或傷口愈合時的反應。中醫角度認為,“痛”多因經絡阻塞(如血瘀),而“癢”則與氣血恢複相關。
心理與抽象比喻
可比喻心理上的困擾或利害關系,例如“不關痛癢”表示事情無關緊要;也可用于形容人與人、事物之間的緊密關聯,如“痛癢相關”。
最早見于《左傳·襄公十二年》,後逐漸衍生出比喻義,成為描述事物關聯性的常用表達。
如需進一步了解中醫理論或成語典故,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