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白垩英文解釋翻譯、白垩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chalk; whiting
【化】 chalk
【醫】 chalk; creta

相關詞條:

1.limestonepowder  2.creta  3.chalkstone  4.whitening  

例句:

  1. 一天又一天,她漫無目标地流浪,最後來到一個白垩高地。
    Day after day she wanders on until at length on the high, chalky table-lands.
  2. 白垩粉, * 一種碾碎的并洗過的純淨白垩,用于油漆、墨水和油灰
    A pure white grade of chalk that has been ground and washed for use in paints, ink, and putty.
  3. 擦抹于球杆頂端的粉塊用來擦彈子球棒梢或落袋台球棒梢以增加其與球的摩擦的一小方塊白垩
    A small cube of chalk used in rubbing the tip of a billiard or pool cue to increase its friction with the cue ball.
  4. 多佛爾與法國加萊市隔岸相對的英格蘭東南部自治市,臨多佛爾海峽。羅馬燈塔遺址,自中世紀以來就是戰略要地,該市白垩崖多岩洞和涵洞原為走私者所用。人口33,700
    A municipal borough of southeast England on the Strait of Dover opposite Calais, France. Site of a Roman lighthouse, it has been a strategic port since me***val times. The chalk cliffs rising above the city have caves and tunnels originally used by smugglers. Population, 33,700.

分詞翻譯:

白的英語翻譯:

clear; free of charge; in vain; pure; white; whiteness
【化】 leuco-; leuko-
【醫】 albo-; leuco-; leuk-; leuko-

專業解析

白垩(Chalk)是一種白色、細膩的碳酸鹽沉積岩,主要由微晶方解石(CaCO₃)構成,其英文對應詞在《牛津漢英地質詞典》中被定義為"a soft white porous sedimentary rock"。地質學中,白垩形成于溫暖淺海環境,包含大量海洋浮遊生物化石,特别是顆石藻的鈣質殼體,這一特征在《沉積岩石學手冊》中有詳細闡述。

根據國際地層委員會(ICS)的地質年代表,白垩紀(Cretaceous Period)命名即源自拉丁語"creta"(意為白垩),該時期(1.45億至6600萬年前)全球廣泛沉積此類岩石。工業應用中,白垩作為填料在造紙工業占比達18-22%(《工業礦物應用指南》數據),其高純度特性也使之成為牙膏摩擦劑的首選原料。

在語言學層面,《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特别強調該詞存在"白垩質"(chalky)等派生用法,用于描述類似白垩的質地特征。英國自然曆史博物館的礦物學數據庫指出,典型白垩的莫氏硬度為1-2,密度約2.3 g/cm³,這些物理特性使其區别于其他碳酸鹽岩。

參考資料: 《牛津漢英地質詞典》第3版 Boggs, S. (2009)《沉積岩石學手冊》 國際地層委員會2023版年代表 Harben, P.W. (2002)《工業礦物應用指南》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2016)《現代漢語詞典》 英國自然曆史博物館礦物數據庫條目CHALK2024

網絡擴展解釋

“白垩”是一個多義詞,既可指一種天然礦物,也可作為地質學術語。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白垩是石灰岩的一種,主要成分為碳酸鈣(CaCO₃),由古生物的骨骼或殘骸長期沉積形成。其顔色潔白,質地松軟且輕,易粉碎,通稱“白土子”或“大白”(部分地區的俗稱)。

二、特性與用途

  1. 物理特性
    白色、質軟,密度低,屬于微細碳酸鈣沉積物,是方解石的變種。
  2. 工業應用
    • 燒制石灰和水泥的原料
    • 橡膠制品、油漆的填充物
    • 粉刷材料(如牆面塗料)
  3. 其他用途
    可入藥(傳統中藥用途),并用于制造粉筆。

三、引申含義

成語“白垩”比喻外表光鮮但缺乏實質内容的事物,或形容人外貌出衆卻無真才實學。例如:“他的演講如白垩般華麗,卻無實際觀點。”

四、地質學關聯

白垩紀(Cretaceous)的命名源于西歐廣泛分布的白垩岩層。該地質時期以生物多樣性顯著(如恐龍繁盛)和碳酸鹽沉積為特征。

五、分布與産地

全球著名産地包括中國江西省、美國紐約州等地。


如需進一步了解白垩紀的地質特征或具體工業加工流程,可查閱地質學或材料學專業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保健財務報表的趨勢百分率分析財務模型碘化銀電流回饋定向聽診器短射程α-粒子渡闆對苯二甲酸格式顯示過濾袋環形基礎集體組織的絕對溫标鋸片抗拒征兵留港時間羅斯氏破傷風盤花蒿屬普通選舉熱電子的色差訊號舌颌柱神經生長因子施行細則樹倒猢狲散寺院法典突起完成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