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泡邏輯英文解釋翻譯、磁泡邏輯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bubble logic
分詞翻譯:
磁泡的英語翻譯:
【計】 magnetic bubble
【化】 magnetic bubble
邏輯的英語翻譯:
logic
【計】 logic
【經】 logic
專業解析
磁泡邏輯(magnetic bubble logic)是一種基于磁泡存儲器技術的數字電路實現方式,其核心原理是利用磁性薄膜材料中形成的圓柱形磁疇(即"磁泡")進行二進制信息存儲與邏輯運算。該技術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曾在微電子領域被視為半導體存儲器的潛在替代方案。
從結構組成看,磁泡邏輯器件主要包含:
- 钆镓石榴石(GdGaG)基底材料
- 坡莫合金制作的傳輸圖形電路
- 正交布置的驅動線圈
通過施加旋轉磁場,磁泡可在預設路徑上定向移動,借助磁泡的生成、傳輸、複制和檢測等操作實現與/或/非等基本邏輯功能。
在工程應用層面,磁泡邏輯器件展現出三項突出特性:
- 非易失性:斷電後磁泡狀态保持不變
- 抗輻射性:適合航天電子系統
- 三維集成潛力:多層薄膜堆疊可提升存儲密度
美國貝爾實驗室1974年發表的《Magnetic Bubbles》專著系統論證了該技術的理論模型(見公式):
$$
H_{crit} = frac{2K_u}{Ms}
$$
其中$H{crit}$表示磁泡穩定存在的臨界磁場,$K_u$為單軸各向異性常數,$M_s$是飽和磁化強度。
當前該技術主要應用于特殊環境數據記錄設備,如俄羅斯聯盟號飛船仍在使用第三代磁泡存儲器作為應急記錄裝置。日本東北大學2021年的實驗證明,采用拓撲絕緣體材料可将磁泡移動速度提升至200m/s,展現出新的研發前景。
參考文獻:
- IEEE磁學彙刊(doi:10.1109/TMAG.1975.1058542)
- 《固體器件物理》第7章(Wiley出版社)
- 貝爾實驗室技術報告(1974)
- 日本應用物理學會志(doi:10.1143/JJAP.60.010101)
網絡擴展解釋
“磁泡邏輯”是計算機領域的一個專業術語,其英文對應為bubble logic。以下是綜合相關信息的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 磁泡(Magnetic Bubble):指在磁性薄膜(如石榴石型鐵氧體材料)中形成的圓柱狀磁疇。當外加磁場時,這種磁疇會呈現類似“氣泡”的形态,故得名。
- 磁泡邏輯:指利用磁泡的生成、移動、相互作用等特性實現邏輯運算的技術,屬于早期磁性存儲與計算領域的研究方向。
2.技術原理
- 磁泡的物理特性使其可通過外部磁場或電流控制其位置和狀态。例如,通過特定電路設計,磁泡的“存在”或“消失”可分别代表二進制中的“1”和“0”,從而實現數據存儲與邏輯操作。
- 磁泡邏輯器件通常與半導體集成工藝結合,屬于集成磁學(Integrated Magnetics)的分支。
3.應用背景
- 存儲技術:20世紀60-70年代,磁泡存儲器因非易失性、高密度等特性被研究,用于替代早期計算機的磁盤或磁帶存儲。
- 邏輯運算:磁泡的定向移動和相互作用可實現與門、或門等基礎邏輯功能,但受限于技術複雜度,未大規模普及。
4.現狀與意義
- 隨着半導體技術的快速發展,磁泡邏輯逐漸被更高效的電子邏輯器件取代,但其研究為磁性材料在存儲領域的應用奠定了基礎,例如現代自旋電子學中的某些原理與之相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技術細節,可參考磁泡存儲理論文獻或集成磁學相關研究。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冰柱存取隔離機構單體原子等溫的多發性膿腫輻射強度海損規則磺酸甲酯監察制度界編碼進行第二次申訴救濟品集中式系統管理程式跨環酪氨酸聯苯丁酮酸離散松弛譜餾份理想調制時刻麻翅虻屬泡帽氫化可坦齊耳氫氧化鎂磷酸鎂複鹽取樣勺燒傷膏繩索傳動深褐色調制解調器轉換功能聽覺後象外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