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bottomry and respondentia bonds
【經】 marine loss; sea damage
regulation; rule; formulae; order; rope
【計】 rule
【化】 regulation; rule
【醫】 regulation; rule
【經】 propriety; regulations; rule
海損規則(General Average Rules)
海損規則是國際海運領域用于分攤海上共同損失的法律原則,主要依據《約克-安特衛普規則》(York-Antwep Rules)。其核心定義為:當船舶和貨物在航行中遭遇共同危險時,為保全整體利益而主動作出的特殊犧牲或費用,應由全體受益方按比例分攤。
從漢英詞典角度,其英文對應術語為“General Average”,中文又稱“共同海損”。具體包含兩類:
法律依據包括中國《海商法》第193條及國際海事委員會(CMI)制定的《約克-安特衛普規則》最新版本(2016年修訂)。實務中,海損理算需由專業機構(如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海損理算處)根據船舶和貨物價值計算分攤比例。
引用來源
海損規則是處理海上運輸中因共同危險導緻的損失分攤及相關責任劃分的國際性準則,主要圍繞共同海損展開。以下是詳細解釋:
共同海損指在同一航程中,當船舶、貨物等面臨共同危險時,為維護共同安全,船長有意采取合理措施(如抛貨、搶灘等)造成的特殊犧牲或費用。此類損失由所有受益方按比例分攤。例如,為滅火引水導緻未受損貨物被浸壞,這部分損失屬于共同海損。
共同海損需滿足以下條件:
主要適用于國際航行中的貨物運輸,尤其是歐洲航線。該規則平衡了船方、貨主及保險方的利益,通過标準化流程減少糾紛,提升海上運輸的安全性和效率。
如需更完整的法律條款或案例細節,可參考《約克-安特衛普規則》或權威法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