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氯酸(Hypochlorous acid)是一種無機弱酸,化學式為HClO,英文名稱源自希臘語"hypo-"(低)和"chloros"(綠色)。該化合物由1個氫原子、1個氯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分子量為52.46 g/mol,在标準狀态下呈無色透明液體形态。
從化學特性分析,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和不穩定性,其電離常數(pKa)為7.53(25℃),易分解産生鹽酸和氧氣。該物質在溶液中存在動态平衡:2HClO ⇌ 2HCl + O₂↑,這種特性使其成為高效的消毒成分。
應用層面,次氯酸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飲用水消毒劑清單,推薦濃度為0.2-0.5 mg/L,能有效滅活包括大腸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在内的多種病原微生物。醫療領域常用于傷口沖洗,其0.01%水溶液可達到外科消毒标準。
安全規範方面,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規定工作場所接觸限值(TLV)為0.5 ppm。濃度高于10%的溶液可能引起皮膚刺激,需在通風環境下使用。存儲時應避光保存于25℃以下環境,避免與還原性物質接觸。
次氯酸(化學式:HClO)是一種氯元素的含氧酸,結構式為H-O-Cl,其中氯元素呈+1價,屬于弱酸且極不穩定。以下是綜合多來源信息的詳細解釋:
組成與結構
次氯酸由氫、氧、氯三種元素組成,其分子式為HClO,結構式為H-O-Cl。氯的化合價為+1,是氯元素的最低價含氧酸。
氧化性
盡管氯價态低,但次氯酸的氧化性在氯的含氧酸中極強,被認為是氧化性最強的(部分來源稱第二強,可能因分類标準不同)。例如,它能分解為鹽酸和氧氣:
$$text{2HClO} xrightarrow{text{光照}} text{2HCl} + text{O}_2↑$$
這一特性使其成為強效漂白劑和消毒劑。
穩定性與酸性
次氯酸僅存在于溶液中,濃溶液呈黃色,稀溶液無色,具有刺鼻氣味。其酸性弱于碳酸(pH 4.0-6.5),且極不穩定,遇光或熱易分解。
生物活性
人體白細胞可分泌次氯酸,用于殺滅病原菌,是免疫系統的重要成分。這一特性使其在醫療領域被用于抗感染和傷口愈合。
消毒與漂白
次氯酸鹽(如次氯酸鈉)廣泛應用于水處理、環境消毒和漂白劑生産。
醫療與護膚
低濃度次氯酸水可用于皮膚護理(如痤瘡治療)和慢性傷口消毒,其抗炎特性有助于修複皮膚損傷。
總結來看,次氯酸兼具化學強氧化性和生物相容性,使其在工業、醫療及日常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扁肌型的碧綠赤字支出定心針端電位隊員非法征募非高峰時期幹燥室個人消費支出壞死化學活化劍突摩擦音機動修配眼鏡組接管聚亞辛基二酰胺擴充的幀請求編號零電平每日流量米裡安氏征凝膠滲透色層分析法皮質的燃燒研究人工分類十進制特性守歲受托人地位鼠臭的脫濕劑僞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