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打孔紙帶英文解釋翻譯、打孔紙帶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機】 punch tape

分詞翻譯:

打孔的英語翻譯:

stiletto
【計】 slotting

紙帶的英語翻譯:

【計】 paper tape

專業解析

打孔紙帶(英文:Punched Tape 或 Paper Tape)是一種早期計算機和通信設備中使用的數據存儲介質,通過特定位置是否穿孔來編碼二進制信息。其物理形态為長條狀紙質或塑料帶,寬度通常為25.4毫米(1英寸),每行包含5-8個孔位,代表不同字符或指令。

在技術發展史中,打孔紙帶最早可追溯至19世紀紡織機械的控制系統,後廣泛應用于20世紀中葉的計算機程式輸入與電報通信領域。例如,ENIAC等第一代計算機通過讀取紙帶孔洞完成程式加載,而電報領域則用博多碼(Baudot Code)實現文字傳輸。

其編碼原理采用二進制機制:穿孔位置代表“1”,未穿孔位置代表“0”。國際标準化組織(ISO)曾制定ISO 1113規範,統一紙帶尺寸與編碼規則。典型應用包括數控機床指令傳輸、早期衛星遙測系統及航空訂票終端數據交換。

美國計算機曆史博物館(Computer History Museum)館藏資料顯示,IBM 026鍵控穿孔機等設備曾是該技術的關鍵生産工具。隨着磁帶和磁盤存儲技術的普及,打孔紙帶在20世紀80年代逐漸退出主流應用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

打孔紙帶是一種通過物理穿孔方式記錄數據的早期信息存儲介質,主要應用于計算機和工業領域。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與原理

  1. 數據編碼方式
    通過特定位置的孔洞表示二進制數據,通常以「有孔為1,無孔為0」的規則轉換。每行孔位包含同步孔、數據孔和校驗孔,例如奇偶校驗孔用于驗證數據完整性。

  2. 物理結構
    由長條紙帶制成,孔洞橫向排列成多個通道(軌道),常見規格為每行8-9孔位,其中1個為同步孔,其餘為數據位。

二、曆史與應用場景

  1. 計算機領域
    作為早期計算機的輸入/輸出設備,用于存儲程式和數據,通過光電掃描讀取信息。相較于更早的穿孔卡,紙帶具有連續存儲優勢。

  2. 工業領域
    用于數控機床編程(NC編程),以及電子元器件封裝材料(如紙質載帶)。針式打印機也曾依賴紙帶提升工作效率。

三、技術細節與挑戰

  1. 毛刺處理
    現代生産中采用高溫高壓氣體去除沖孔後的殘留毛刺,需精确控制溫度(500-1500℃)和氣壓(2-12公斤),避免燒壞紙帶。

  2. 編程實現
    通過特定編碼規則将二進制代碼轉換為孔位排列,紙帶輸入計算機後由讀帶機解析執行。

四、演變與現狀

隨着磁存儲和電子技術的發展,打孔紙帶已逐步被淘汰,但在部分傳統工業設備和曆史研究中仍有應用。其原理對早期計算機科學和二進制數據存儲具有裡程碑意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編碼規則或生産工藝,可參考來源(奇偶校驗)、(毛刺處理技術)等網頁。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保護數據拔梢陳訴廚房洗滌盆出口信貸保證大地雜訊界限單元論鈍氣厄果阿皮奧費拉裡關聯之外盥漱關稅制度活性氧試驗間插脈己酮糖均勻磁化體抗火的療法失當尿靛石碰腿氣脊髓造影術氰基烴人事通告塞罩法嬗變身體均勢微波元件巍峨衛星處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