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時間英文解釋翻譯、沉降時間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sedimentation time
分詞翻譯:
沉降的英語翻譯:
sedimentation; settlement; subside
【化】 sedimentation
【醫】 sedimentation; settle; subsiaence
時間的英語翻譯:
hour; time; when; while
【化】 time
【醫】 tempo-; time
【經】 time
專業解析
沉降時間的漢英詞典釋義與學科解析
一、基礎定義
沉降時間(英文:Settlement Time 或Sedimentation Time)是跨學科術語,核心含義指物質在重力作用下從懸浮狀态沉澱至穩定位置所需的時間。
- 土木工程:地基土體在荷載作用下發生壓縮變形至穩定的持續時間(參考《岩土工程術語标準》GB/T 50279-2014)。
- 化學/環境工程:懸浮顆粒(如污泥)在液體中沉澱至容器底部的耗時(來源:Perry’s Chemical Engineers’ Handbook)。
- 醫學:特指紅細胞沉降率(ESR) 檢測中,抗凝血靜置1小時後紅細胞下沉的毫米數(來源:Wintrobe’s Clinical Hematology)。
二、關鍵參數與公式
沉降時間受多重因素影響,常用計算模型包括:
-
斯托克斯定律(Stokes' Law):
$$
v = frac{2r (rho_p - rho_f)g}{9eta}
$$
其中 (v) 為沉降速度,(r) 為顆粒半徑,(rho_p) 和 (rho_f) 分别為顆粒與流體密度,(eta) 為流體黏度,(g) 為重力加速度。沉降時間 (t = h/v)((h) 為沉降高度)。
-
土木工程經驗公式:
$$
t_{90} = frac{H cdot C_v}{Tv}
$$
(t{90}) 為完成90%固結所需時間,(H) 為土層厚度,(C_v) 為固結系數,(T_v) 為時間因數(來源:Terzaghi’s Consolidation Theory)。
三、應用場景
- 建築工程:預測地基沉降周期,确保結構安全(案例:上海中心大廈采用分層沉降觀測技術)。
- 污水處理:設計沉澱池水力停留時間(如活性污泥法二沉池需30-120分鐘)。
- 臨床診斷:ESR檢測中,沉降時間延長提示炎症或感染(參考美國風濕病學會指南)。
四、權威參考文獻
- 《岩土工程勘察規範》GB 50021-2016(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Perry’s Chemical Engineers’ Handbook》第8版(McGraw-Hill)
- 《Wintrobe’s Clinical Hematology》第14版(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 國際标準 ISO 17892-5:2017(岩土試驗—固結試驗)
(注:為符合原則,上述來源均為各領域經典文獻,鍊接因平台限制未提供,建議通過ISBN或标準號檢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沉降時間指物體或顆粒在特定條件下因重力或外力作用産生下沉運動并達到穩定狀态所需的時間。該概念在不同領域有具體應用,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
顆粒沉降(物理/化學領域)
- 指懸浮液中的固體顆粒從液面完全沉降到底部所需時間,由斯托克斯公式計算:
$$
t = frac{18ηh}{(ρ_i - ρ_f)g d²}
$$
其中,$η$為介質黏度,$h$為沉降距離,$ρ_i$和$ρ_f$分别為顆粒與介質密度,$d$為顆粒直徑。
- 實際應用中需根據顆粒密度、介質性質調整參數,例如0.1mm以下顆粒常用水介質計算,且沉降距離需結合容器規格選擇。
-
地基沉降(建築工程領域)
- 新建建築的地基沉降分為三階段:
- 快速沉降期(0-6個月):完成約60%-80%總沉降量,主要因自重壓縮地基。
- 緩慢調整期(6個月-5年):沉降速度降至每年≤5mm,多數建築趨于穩定。
- 長期穩定期(5年後):黏土地基可能持續微量沉降10-20年,但總量不超過建築高度的0.1‰。
- 施工階段需按3天、7天、15天等周期觀測沉降,竣工後調整為每月至每年監測。
影響因素:顆粒沉降主要受介質黏度、顆粒大小及密度影響;地基沉降則與土層類型(砂土沉降快于黏土)、荷載大小及施工方式相關。
如需更專業的計算參數或監測方法,可參考工程手冊或實驗室标準操作指南。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氨基硫脲氨基酸尿百發百中苯丙酸木溜油變形性侏儒産褥性失語插值閥門幹将磺基魚石脂酸還水器混合氣控制裝置價目記號交出機器運行比脊柱彎曲毛幹髓質盤形熱敏電阻羟基醋酸去路色甘酸石彈實際清償蘇方木榫槽杆特稅天蠶蛾天日通信原語完全無損聯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