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樣檢驗英文解釋翻譯、抽樣檢驗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sampling inspection
【化】 sample survey; spot examination
【經】 sample survey
分詞翻譯:
抽樣的英語翻譯:
sample
【計】 sampling
【化】 samples drawn
【醫】 sampling
【經】 sample; sampling; specimen
檢驗的英語翻譯:
check up; examine; inspect; proof; prove
【計】 CH; checkout; V; verify; verify check; verifying
【化】 checking; examine
【醫】 analysis; coroner's inquest; docimasia
【經】 inspection; monitoring; proof; test; verification; verify
專業解析
抽樣檢驗(Sampling Inspection)是質量管理中的核心方法,指從一批産品中隨機抽取部分樣本進行檢測,并根據樣本結果推斷整批産品質量合格與否的過程。以下是漢英雙解的專業解析:
一、術語分解釋義
-
抽樣(Sampling)
漢語釋義:從總體中按一定規則選取代表性個體的方法。
英語對應:"The process of selecting a representative subset from a population for analysis"
應用場景:適用于大規模生産場景(如電子元件批量檢測),通過統計方法降低全檢成本。
-
檢驗(Inspection)
漢語釋義:通過測量、測試等手段評估産品特性是否符合标準。
英語對應:"Examination against specified criteria to verify conformity"
關鍵指标:包括尺寸精度(±0.05mm)、材料強度(≥500MPa)等量化參數。
二、完整術語定義
- 漢語:基于概率統計原理,通過有限樣本的合格率判定整批産品接收或拒收的質量控制程式。
- 英語:"A 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procedure where acceptance/rejection of a lot is determined by test results from randomly drawn samples"
三、權威參考依據
- 國家标準
GB/T 2828.1-2012《計數抽樣檢驗程式》規定抽樣方案設計規則,詳見中國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鍊接需訪問官網查詢最新标準)
- 國際标準
ISO 2859-1:1999《Sampling procedures for inspection by attributes》定義風險控制模型(AQL/LTPD)
四、核心價值
減少檢驗工作量70%以上的同時,将批次誤判風險控制在α≤5%(生産者風險)、β≤10%(消費者風險)的統計學置信水平 。
資料來源說明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質量管理學詞典》2023版
- Oxford Dictionary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5th ed.
- ANSI/ASQ Z1.4-2003 Sampling Procedures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Official Documentation
網絡擴展解釋
抽樣檢驗是一種通過從總體中隨機抽取部分樣本進行檢測,并據此推斷總體質量或特性的統計方法。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核心原理
抽樣檢驗的核心是“以部分推斷整體”。例如,工廠從1萬件産品中隨機抽取100件檢驗,若合格率達到标準,則推定整批産品合格,否則拒收。這種方法基于統計學原理(如大數定律、中心極限定理),要求樣本需具備代表性和隨機性,以确保結果可靠。
2.與全數檢驗的對比
- 優勢:成本低、效率高,尤其適用于破壞性檢測(如燈泡壽命測試)或大規模批量生産。
- 局限:存在抽樣風險,如将合格批誤判為不合格(生産者風險),或反之(消費者風險)。
3.常見抽樣方法
- 簡單隨機抽樣:每個個體被選中的概率均等。
- 分層抽樣:将總體按特征分層後,每層按比例抽取樣本,提高準确性。
- 系統抽樣:按固定間隔(如每隔50件)抽取樣本,操作簡便。
- 整群抽樣:隨機選擇群體(如某條生産線的全部産品)檢驗,適用于分散總體。
4.應用場景
- 制造業:質量控制(如電子元件批量檢測)。
- 市場調研:通過消費者樣本分析整體需求。
- 醫學研究:藥品臨床試驗中分組測試療效與安全性。
5.實施流程與注意事項
- 确定抽樣方案:包括樣本量(可通過公式 ( n = frac{Z cdot p(1-p)}{e} ) 估算,其中 ( Z ) 為置信水平對應值,( p ) 為預期比例,( e ) 為誤差範圍)、抽樣方法等。
- 控制誤差:通過提高樣本隨機性、增加樣本量或調整置信水平(如從95%提升至99%)降低風險。
- 結果分析:結合統計工具(如假設檢驗)判斷總體是否符合标準。
總結來看,抽樣檢驗在平衡成本與精度中起到關鍵作用,但需科學設計流程以最大限度減少誤判風險。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兵艦播散氮化法大型剖面定址級數抵押價值防漏的封郵輻射頻譜蓋耳氏公式概略圖過程部分标題紅鞣的互換者活字球型打印機硫族元素化物鹵化丁基鎂鉚接機梅宗讷夫氏征命令系統木通配基拟态的偶極調制貧油絨膜中胚層深孔鑽床視若無睹調整體鐵電性晶體未定無色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