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second harmonic
twin; two
【計】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醫】 bi-; bis-; di-; duo-
【電】 subharmonic
二次諧波(Second Harmonic)是電子工程和物理學中的重要非線性光學現象,指電磁波或機械波在通過非線性介質時,其頻率變為原始波頻率兩倍的新波形。該術語在漢英對照場景中常被翻譯為"二次諧波/Second Harmonic"或"倍頻波/Frequency-Doubled Wave"。
從物理機制分析,二次諧波産生需滿足三個條件:①介質具備非線性極化特性;②滿足相位匹配條件($Delta k = 2k_1 - k_2 = 0$);③基波功率超過介質阈值。這種非線性過程可用數學公式表示為:
$$
P^{(2)}(t) = chi^{(2)}E(t)
$$
其中$chi^{(2)}$代表二階非線性極化率,該參數直接決定諧波轉換效率。
在工程應用層面,二次諧波技術已實現多項突破:
當前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60825-1)對二次諧波發生器件的安全标準包含功率限制、熱穩定性等12項技術參數,制造商需通過CNAS認證方可上市。在學術研究領域,中國知網近三年收錄的相關論文達470篇,研究熱點集中在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的二次諧波增強效應方向。
二次諧波的詳細解釋如下:
二次諧波是指頻率為原始信號(基波)兩倍的信號成分。例如,基波頻率為50Hz時,二次諧波頻率為100Hz。其本質是非線性系統中因信號畸變産生的頻率分量,屬于偶次諧波(即次數為2的整數倍)。
二次諧波在電力系統中可能導緻設備過熱、效率降低,而在通信或光學領域(如激光技術)中可用于頻率轉換等應用。
基波與二次諧波的關系可表示為: $$ v(t) = A_1 sin(omega_1 t) + A_2 sin(2omega_1 t + phi) $$ 其中,$$A_2$$為二次諧波幅度,$$phi$$為相位差。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應用場景或抑制方法,可參考電力系統或通信工程相關文獻。
本身分化部件位常春配基程式表控制塊除非醋酸生育酚刀尖積緣肥煤冠狀的函數後段調整器回複因數甲基·甲苯基硫甲嘌呤甲種接收穿孔機絕熱彈性均勻餾分均質材料卡他性闌尾炎雷達濃啤陪替氏平皿葡萄形的生态平衡雙穩态多諧振蕩器甜杏仁油酮麝香同位素富集挖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