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read/write compatible head
讀寫兼用磁頭(Combined Read/Write Head)是磁存儲設備中實現數據寫入與讀取功能的核心元件。其英文術語在《英漢機電工程詞典(第3版)》中被定義為"an integrated transducer performing both data recording and retrieval operations on magnetic media"(集成式傳感器,執行磁介質的數據記錄與檢索操作)。
該器件基于電磁感應原理工作:寫入時通過線圈産生磁場改變磁性介質極性,讀取時檢測介質磁場變化轉化為電信號。美國物理學會《應用物理評論》期刊指出,現代讀寫磁頭采用巨磁阻效應(GMR)和隧道磁阻效應(TMR)技術,使存儲密度提升至每平方英寸1Tb以上。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60050-221标準)将其歸類為"磁頭裝置"類别,強調其必須滿足電磁兼容性(EMC)和熱穩定性要求。在計算機硬盤、磁帶庫系統和磁卡讀卡器中,該組件通過微機電系統(MEMS)工藝實現納米級精度制造。
日本精密工學會2019年技術白皮書顯示,東芝開發的能量輔助磁記錄(EAMR)讀寫頭采用激光輔助技術,将工作頻率提升至20GHz以上。該創新被《自然·電子學》評價為突破超順磁極限的關鍵解決方案。
讀寫兼用磁頭是早期硬盤中用于同時完成數據讀取和寫入操作的電磁裝置,其核心特點是通過單一結構實現兩種功能。以下是詳細解釋:
讀寫兼用磁頭由線圈纏繞在磁芯上構成,通過電流變化感應磁場信號。在寫入時,電流通過線圈産生磁場,磁化盤片表面的磁性材料;讀取時,盤片磁場變化線上圈中感應出電信號,實現數據讀取。
1990年代後,讀寫分離磁頭成為主流:
讀寫兼用磁頭已基本被淘汰,僅存于部分老舊設備(如早期軟盤驅動器)。現代硬盤普遍采用分離式磁頭結構,例如MR磁頭實現“感應寫、磁阻讀”模式。
如需進一步了解技術參數或曆史發展,可參考硬盤技術文檔或權威硬件資料(如、4、7)。
吡咯布他明袋狀物多層膠合闆多級蒸餾甘露多糖格裡洛法觀感虹吸探子壞處監獄看守解鍊蛋白技術維護規程卡通制作朗邁爾氏手術淚嵴點邁克耳孫-莫雷實驗袂康尼定蒙受重大損失起誓告發器質性脊柱側凸日立晶體管自動計算機上升氣流扇形磨盤聲波接收生産成本帳戶縮微拍攝同位素測定年齡圖表外圍子系統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