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segmental grinding ring
sector
【化】 sector
millstones
【化】 grinding block
【醫】 abrasive disk; cutting disk
扇形磨盤(Sector Grinding Disc)是工業研磨領域的一種專用工具,其名稱源于其幾何結構與功能特性。以下為術語的漢英對照解析及行業應用詳解:
定義與結構
扇形磨盤由多個扇形單元模塊組合成圓盤狀結構(直徑通常為100-800毫米),模塊間設計有散熱縫隙。該結構可分散研磨壓力,降低局部過熱風險,適用于大理石、花崗岩等硬質材料的表面處理。
應用領域
主要應用于石材加工(精度要求±0.1mm)、陶瓷坯體修整、混凝土抛光等場景。其模塊化設計允許單獨更換磨損單元,較傳統整體式磨盤節約30%耗材成本。
工作原理
通過金剛石/碳化矽磨粒(粒度80-3000目)的微切削作用實現材料去除。扇形排列使磨粒分布密度呈梯度變化,粗磨區域磨粒間距1-2mm,精磨區域間距≤0.5mm,實現多工序集成加工。
材質特性
基體采用冷壓燒結的65Mn彈簧鋼(硬度HRC45-50),磨料層為鎳基複合電鍍工藝,金剛石濃度75-100%(ISO 6106标準)。工作線速度建議控制在25-35m/s區間以平衡效率與安全性。
注:本文引用的學術機構出版物均可通過各國國家級圖書館數據庫檢索獲取原文。
“扇形磨盤”是傳統石磨中用于碾碎谷物的工具,通常由上下兩片圓形石盤組成。其核心含義和結構特點可歸納如下:
磨盤結構
磨盤由上下兩片圓形石盤構成,下層固定(稱“磨床”),上層旋轉(稱“磨扇”),通過摩擦将谷物碾碎成粉。
注:“磨扇”即磨盤的上層旋轉部分(《水浒傳》中提及),與“磨床”配合使用。
扇形特征
“扇形”可能指磨盤表面的分區設計。傳統石磨的上層磨扇常被刻劃成放射狀溝槽,形似扇骨,以增強碾磨效率。
實用功能
通過人力或畜力驅動上層磨扇旋轉,利用石盤間的摩擦力将小麥、玉米等谷物研磨成粉。
文化隱喻
在漢語中,“磨盤”常比喻需要長期堅持的艱辛過程(如“磨盤精神”),強調持續努力的重要性。
若需進一步了解傳統農具的機械原理,可參考《天工開物》等古籍。
氨基酸轉乙酰酶保持電流被選地址表乙靈城市人口仇外的種族主義出料端唇龈角锉刷惰性電解質二烯錯合體分類折舊國際勞動組織國際團體換行符甲基延胡索酸較多數金屬弧割斷柯赫爾氏切口慢移動平均試樣髂轉子的屈伸椎散裝貨和石油兩用船首要的讨價還價的聽紋土地指數微存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