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杜隆-佩蒂定律英文解釋翻譯、杜隆-佩蒂定律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law of Dulong and Petit

分詞翻譯:

杜的英語翻譯:

prevent; shut out; stop

隆的英語翻譯:

grand; intense; swell; thriving

佩的英語翻譯:

admire; wear

蒂的英語翻譯:

【醫】 pedicel; pedicle; pediculus; peduncle; pedunculus; stalk

定律的英語翻譯:

law
【化】 law
【醫】 law

專業解析

杜隆-佩蒂定律(Dulong-Petit Law)是固體物理學中的一個經典定律,描述了晶體元素在特定條件下的摩爾熱容特性。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定律定義(中英對照)

二、定律詳解

  1. 物理意義:

    該定律揭示了原子晶體在高溫時熱容的普適性。根據經典的能量均分定理,每個原子在三維空間中具有 3 個平動自由度。每個自由度對熱容的貢獻為 (1/2)R,因此每個原子的總熱容貢獻為 (3/2)R。由于 1 摩爾原子含有 N_A(阿伏伽德羅常數)個原子,故摩爾熱容 C_v ≈ (3/2)R N_A / N_A = (3/2)R 2 = 3R。這解釋了為什麼不同元素的摩爾熱容在高溫下趨近于相同的常數 3R。

  2. 適用條件:

    • 對象: 主要適用于單原子固态元素構成的晶體(如金屬銅、鐵或固态氩等)。
    • 溫度: 需要在高溫下成立。對于較輕的原子或鍵合較強的固體(如金剛石中的碳),需要更高的溫度才能滿足。低溫下,量子效應顯著,熱容隨溫度降低而減小(符合德拜模型),此時定律不適用。
    • 熱容類型: 定律最初是針對定容熱容 (C_v) 提出的。實際實驗中常測量的是定壓熱容 (C_p),對于固體,C_p 略大于 C_v,但在高溫下兩者差異較小,故常近似使用。
  3. 局限性:

    • 不適用于低溫(需用量子理論解釋)。
    • 對化合物、多原子分子固體或非晶态固體不直接適用(其熱容行為更複雜)。
    • 對于某些輕元素(如硼、矽、金剛石态的碳)在室溫下仍顯著偏離 3R,需要更高溫度。

三、曆史與意義

四、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杜隆-佩蒂定律(Dulong-Petit law)是描述晶體固體摩爾熱容的經典定律,由法國科學家皮埃爾·路易·杜隆(Pierre Louis Dulong)和阿列克西·泰雷茲·珀蒂(Alexis Thérèse Petit)于1819年提出。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律内容

在足夠高的溫度下,單質晶體的摩爾原子熱容(定容熱容)近似為常數,且滿足: $$ C = 3R approx 25 , text{J·mol}^{-1}text{·K}^{-1} $$ 其中,( R ) 為普適氣體常量(( R approx 8.314 , text{J·mol}^{-1}text{·K}^{-1} ))。


2. 理論推導

基于能量均分定理,固體中每個原子在三維空間中有3個振動自由度,每個自由度貢獻 ( frac{1}{2}kT ) 的動能和勢能,總能量為: $$ U = 3N_A cdot 2 cdot frac{1}{2}kT = 3N_AkT = 3RT $$ 對溫度求導可得摩爾熱容: $$ C = frac{dU}{dT} = 3R $$ (推導參考、3、4)


3. 適用條件


4. 局限性


5. 意義與擴展


如需具體數據(如不同晶體的熱容值),可參考中的實驗示例。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鞍囊變體部分補助泵出錯維修時間大陸氣候單精度單狂的單軟膏斷裂點多發性壞疽發明者格雷漢·斯蒂爾氏雜音海圖改正日期家家戶戶間日瘧禁用指令校正麂脂絕對高度計具體情節聯合制堿法明細記錄漂白溶液頻偏詢答機品質前進包絡線生物統計學家水上的瞳孔透光反射外周動脈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