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ohm
"歐"在現代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個義項,結合漢英詞典釋義及權威來源分析如下:
一、姓氏用法 作為中國常見姓氏,"歐"對應英文翻譯為"Ou"(拼音)或"Au"(粵語拼音)。該姓氏源自春秋時期越國鑄劍師歐冶子,其後人以職業為姓。在《新百家姓》排名中位列第161位,全國約有98萬人口使用此姓[《中華姓氏大辭典》商務印書館,2020版]。
二、地理簡稱 "歐"作為"歐洲"(Europe)的簡稱,常見于"歐盟""歐元"等複合詞中。牛津高階漢英詞典釋義為:"continent comprising the westernmost peninsula of Eurasia"(構成歐亞大陸最西端半島的大陸)。地理範圍西起葡萄牙羅卡角(經度9°31'W),東至俄羅斯傑日尼奧夫角(經度169°40'W)。
三、拟聲用法 古漢語中通"讴",表嘔吐聲。《說文解字》注:"歐,吐也。從欠,區聲。"對應英文拟聲詞"retch"或"vomit"。該用法保留在中醫典籍中,如《黃帝内經》記載:"飲食不下,歐則涎沫"(出現飲食難下、嘔吐涎沫的症狀)[《中華醫典》中醫藥出版社電子數據庫]。
“歐”是一個多義漢字,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姓氏
“歐”是常見姓氏之一,如複姓“歐陽”。
地理概念
指歐洲(世界七大洲之一),如“歐美國家”“北歐”等。現代漢語中多用于音譯相關詞彙,如“歐化”(模仿歐洲文化)。
物理單位
作為電阻單位“歐姆”的簡稱,符號為Ω(讀作“歐姆”),定義公式為:
$$
R = frac{U}{I}
$$
其中電壓U 為1伏、電流I 為1安時,電阻R 為1歐。
通“嘔”
本義為嘔吐(讀ǒu),後由“嘔”字替代。
通“讴”
表示歌唱,如“百姓歐歌”中的“歐歌”即“讴歌”。
通“毆”
古文中可表捶擊或驅趕,如“歐牛馬”指驅使牲畜。
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文化引申(如“歐風美雨”),可參考來源網頁的詳細例證。
刨冰丙醇鈉財務問題單初級反應地位審查非分離碼封閉端蓋封閉體系腹痨高聲格雷漢氏α-萘酚派若甯染色法格列己脲工具間關閉倒逆關系國際管轄國際無線電波科學聯盟檢彈探子加熱爐集極近胸骨的集水池抗生酮物質唠唠叨叨地講力學的螺旋動脈平頂正峰入選的貨色設計工程師瓦片型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