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oagulator; Cross-Bevan's reagent
凝固劑(Coagulant)指能促使液體轉變為固體狀态的化學物質或添加劑,廣泛應用于食品、化工、醫療等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漢語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凝固劑"指"能使液體凝固的物質",強調其改變物質物理狀态的功能特性。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英文對應術語
英語中常用"Coagulant"或"Coagulating agent",在食品工業中特指"Curdling agent"(如制作豆腐)。
來源:Oxford Dictionary of Chemistry
通過化學反應(如鈣離子引發蛋白質交聯)或物理作用(吸水性物質吸收水分),破壞液體穩定性形成固态網絡結構。例:
食品加工
來源:中國國家标準《GB 26687-2011 食品添加劑使用标準》
醫療與實驗室
工業處理
污水處理用聚合氯化鋁(PAC)、造紙業松香膠凝固劑等。
類型 | 代表物質 | 作用對象 |
---|---|---|
鹽類凝固劑 | 鈣鹽($rm Ca^{2+}$)、鎂鹽 | 蛋白質溶液 |
酸類凝固劑 | 葡萄糖酸、檸檬酸 | 乳蛋白/果膠 |
酶凝固劑 | 凝乳酶、木瓜蛋白酶 | 酪蛋白 |
高分子凝固劑 | 明膠、瓊脂 | 水溶液體系 |
中國《食品安全國家标準》規定食品級凝固劑需符合限量要求(如豆腐用石膏殘留量≤0.5g/kg),工業級需标注"不可食用"。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劑使用标準》
凝固劑是一種能使液體或膠體物質凝結為固态的添加劑,廣泛應用于食品加工、化工等領域。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綜合解釋:
凝固劑通過改變物質内部結構(如中和電荷或引發化學反應),使液态或半液态物質形成穩定的固态凝膠。在食品工業中,其主要功能包括固化形态(如豆腐制作)、增強組織結構穩定性,以及增加固形物含量。
凝固劑需符合食品安全标準,過量使用可能影響口感或健康。例如,傳統鹽鹵豆腐含較高礦物質,而GDL豆腐質地更細膩但需控制添加量。
如需更詳細的技術參數或行業标準,可參考食品添加劑相關規範(如GB 2760)。
奧頓重排作用阿西塔腫不知足的等離體頻率典故多程及折流換熱器分擔財政負擔加标記的睑闆膜家庭保險單解款簿回單浸劑罐即位積脂拒付通知書咖啡酰奎尼酸立證據者洛倫茲不變量平面位置指示器傾卸車傷害防衛系統嗜異的實在内部表示束間木質部樹籬的斯提勒爾征髓磷脂的炭磚天線的方向作用脫水幹燥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