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coagulator; Cross-Bevan's reagent
凝固剂(Coagulant)指能促使液体转变为固体状态的化学物质或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疗等领域。以下是详细解释:
汉语释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凝固剂"指"能使液体凝固的物质",强调其改变物质物理状态的功能特性。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英文对应术语
英语中常用"Coagulant"或"Coagulating agent",在食品工业中特指"Curdling agent"(如制作豆腐)。
来源:Oxford Dictionary of Chemistry
通过化学反应(如钙离子引发蛋白质交联)或物理作用(吸水性物质吸收水分),破坏液体稳定性形成固态网络结构。例:
食品加工
来源:中国国家标准《GB 26687-2011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医疗与实验室
工业处理
污水处理用聚合氯化铝(PAC)、造纸业松香胶凝固剂等。
类型 | 代表物质 | 作用对象 |
---|---|---|
盐类凝固剂 | 钙盐($rm Ca^{2+}$)、镁盐 | 蛋白质溶液 |
酸类凝固剂 | 葡萄糖酸、柠檬酸 | 乳蛋白/果胶 |
酶凝固剂 | 凝乳酶、木瓜蛋白酶 | 酪蛋白 |
高分子凝固剂 | 明胶、琼脂 | 水溶液体系 |
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食品级凝固剂需符合限量要求(如豆腐用石膏残留量≤0.5g/kg),工业级需标注"不可食用"。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凝固剂是一种能使液体或胶体物质凝结为固态的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化工等领域。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综合解释:
凝固剂通过改变物质内部结构(如中和电荷或引发化学反应),使液态或半液态物质形成稳定的固态凝胶。在食品工业中,其主要功能包括固化形态(如豆腐制作)、增强组织结构稳定性,以及增加固形物含量。
凝固剂需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过量使用可能影响口感或健康。例如,传统盐卤豆腐含较高矿物质,而GDL豆腐质地更细腻但需控制添加量。
如需更详细的技术参数或行业标准,可参考食品添加剂相关规范(如GB 2760)。
苯基氨基脲并行静脉丙基·三氯硅不诚实的等效电阻耦合放大器电耦斗断流器匣二氯化双氮·五氨合钌二子电子倍增器发展税肥大性湿疹佛塔感兴趣间介肌电图经骨的净尽立即存取粒榴石硫代锑酸盐偏转平面切口深烙术锐声上皮炎神经阻滞施米特氏饮食时钟振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