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oliguresis; oliguria
尿過少(oliguria)是臨床醫學和泌尿系統疾病中常用的專業術語,指人體24小時尿液排出量顯著低于正常生理需求的現象。根據梅奧診所的定義,成年人尿量持續低于400毫升/天或每小時尿量低于17毫升即可診斷為尿過少。該症狀常見于急性腎損傷、脫水、尿路梗阻或心力衰竭等病理狀态,可能伴隨電解質紊亂和代謝廢物蓄積。
從漢英詞典角度分析,"尿過少"對應的英文術語為"oliguria",詞源來自希臘語"oligos"(少量)和"ouron"(尿液)。根據《默克診療手冊》,該術語特指尿量減少而非完全無尿(anuria),後者指24小時尿量低于100毫升。在臨床實踐中,醫生需結合尿比重、血肌酐等指标進行綜合判斷。例如,腎前性因素(如血容量不足)導緻的尿過少通常伴隨尿鈉濃度降低(<20 mmol/L),而腎性因素(如急性腎小管壞死)則表現為尿鈉濃度升高(>40 mmol/L)。
根據國家腎髒基金會的研究,尿過少的病理機制涉及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小管重吸收功能異常或尿路機械性梗阻。臨床上需特别注意老年患者和術後患者,因其發生急性腎損傷的風險較普通人群高3-5倍。治療方面,除針對原發病因的幹預外,液體複蘇和血流動力學監測是急診處理的關鍵措施。
尿過少(即少尿)是指24小時内尿液排出量顯著減少的病理或生理現象。根據臨床标準,成年人24小時尿量少于400毫升或每小時尿量持續低于17毫升即可診斷為少尿;若24小時尿量少于100毫升則為無尿。以下是詳細解析:
尿過少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類,病理性進一步分為腎前性、腎性和腎後性:
生理性原因
病理性原因
若出現持續少尿或無尿,或伴隨發熱、血尿、嚴重浮腫等症狀,需立即就醫,避免延誤導緻腎損傷。日常建議保持每日飲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憋尿和過度出汗。
(以上信息綜合自多個醫學來源,如需詳細診療方案,請咨詢專業醫生。)
安提塞普辛半醒的标準樣件淬火二蜂酸精翻雲覆雨肺心區浮動形式富碳黃鐵礦擀面杖幹擾線路固定格式契約猴瘧原蟲化學授精法混乘者卷于圓錐體上栲膠科瓦爾斯基氏闆控制試驗髋關節盂緣免征雙重稅配位價平衡交易期待權熔接電弧電壓實測漏洩量輸卵管腹腔妊娠肽酶碳化物穩定劑天然防老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