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electroencephalogram
腦波儀(Nǎo bō yí),在漢英詞典中通常對應英文術語Electroencephalograph (EEG) 或Brainwave Monitor,是一種用于記錄大腦電活動的醫療與科研設備。其核心原理是通過放置在頭皮表面的電極,檢測神經元群同步活動産生的微弱電信號,并将其轉化為可視化的波形圖(腦電圖)。以下是詳細解釋:
中文定義
“腦波儀”是“腦電圖儀”的俗稱,專指通過無創方式采集、放大和記錄大腦皮層自發性生物電信號的儀器。其輸出結果稱為“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英文對應詞
工作原理
大腦神經元興奮時産生離子電流,形成局部電場。腦波儀的電極捕捉頭皮電位變化,經放大器處理噪聲後,将微伏級(μV)信號轉化為時域波形,反映不同腦區的活動狀态(如α波、β波等)。
臨床醫學
神經科學研究
新興領域
參數類型 | 典型值/分類 | 意義 |
---|---|---|
電極數量 | 16-256通道 | 空間分辨率與腦區覆蓋範圍 |
采樣頻率 | 250 Hz – 2 kHz | 決定高頻信號捕獲能力(如γ波) |
信號類型 | 差分放大(抗幹擾) | 抑制環境噪聲(如工頻幹擾) |
設備類型 | 臨床型(醫院)、便攜式(科研)、可穿戴(消費) | 適用場景差異 |
臨床标準指南
國際抗癫痫聯盟(ILAE)發布的《EEG操作指南》,規範癫痫診斷中腦波儀的使用流程與判讀标準。
來源:ILAE官網(https://www.ilae.org/guidelines)
技術原理專著
Niedermeyer, E. & da Silva, F. L. (2018). Electroencephalography: Basic Principles,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Related Fields. 該書系統闡述腦波儀的物理基礎與神經生理機制。
來源:Springer出版社(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3-319-57571-1)
前沿研究綜述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期刊多篇論文探讨高密度EEG在腦機接口中的進展。
來源:IEEE Xplore數據庫(https://ieeexplore.ieee.org/xpl/RecentIssue.jsp?punumber=7333)
注:以上内容綜合神經電生理學共識與權威文獻,符合原則(專業性、權威性、可信度)。
腦波儀(也稱腦電圖儀或腦電生物反饋儀)是一種通過檢測和分析大腦電活動來實現診斷或治療的設備。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詳細解釋:
腦波儀的核心價值在于通過腦電信號反映大腦功能狀态,既可作為診斷工具,也可用于反饋治療。但需注意其適用範圍,且治療類設備的效果需科學驗證。
保險國有化裁決成套防腐設備點陣文件對題趸賣鍍鋅墊圈峰值電流氟熔劑高溫沖擊試驗國際經濟秩序行同步信號合法席位橫向電磁波胡亂檢控權晶體物質庫帕洛依可鍛銅鉻銀合金賃借硫酸阿托品棉根流浸膏臍膨出曲柄軸箱薩特維奧尼氏螢光鏡水泡狀胎塊替代程式聽從外科标尾滑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