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耐熨色牢度英文解釋翻譯、耐熨色牢度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fastness to ironing

分詞翻譯:

耐的英語翻譯:

be able to bear or endure

熨的英語翻譯:

iron; unknit

色牢度的英語翻譯:

【化】 colo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專業解析

耐熨色牢度的定義與漢英對照

耐熨色牢度(Ironing Color Fastness)指紡織品在熨燙處理下抵抗顔色變化或沾色的能力。其英文術語為"Color Fastness to Ironing" 或"Ironing Fastness",屬于紡織品色牢度測試的重要指标之一(來源:ISO 105-P01:1995 标準)。


測試原理與方法

  1. 模拟熨燙條件

    将幹燥/濕潤的試樣與标準貼襯織物貼合,在規定溫度(如150°C、200°C)和壓力下熨燙15秒,冷卻後評估顔色變化和沾色程度(來源:AATCC Test Method 133)。

  2. 評級标準

    采用ISO灰度卡或AATCC彩色轉移尺進行1-5級評定(5級最優),例如:

    • 變色等級:原樣與熨燙後樣品的色差對比;
    • 沾色等級:貼襯織物被污染的程度(來源:《紡織标準與質量》期刊)。

行業應用與重要性


提升色牢度的關鍵技術

  1. 染料選擇:使用高耐熱活性染料或分散染料(如蒽醌類結構);
  2. 助劑處理:添加耐熨整理劑(有機矽衍生物)增強纖維穩定性;
  3. 工藝優化:定形溫度與時間精準控制(來源:《印染》期刊技術綜述)。

權威參考文獻

  1. ISO 105-P01:1995

    《紡織品色牢度試驗 第P01部分:耐熨燙色牢度》

    國際标準化組織官網

  2. AATCC Test Method 133-2019

    《耐熨燙色牢度》

    AATCC标準庫

  3. GB/T 6152-1997

    《紡織品色牢度試驗 耐熨燙色牢度》(中國國家标準)

(注:鍊接有效性需以實際訪問為準,部分标準需訂閱獲取全文)

網絡擴展解釋

耐熨色牢度(也稱耐熨燙色牢度或耐熱壓色牢度)是指紡織品在熨燙過程中,顔色抵抗高溫和壓力作用的能力。它主要評估織物在受熱、加壓時是否出現褪色、變色或對相鄰織物的沾色現象。

具體解析:

  1. 測試方法
    根據國際和行業标準(如GB/T 6152、ISO 105/X11),測試通常分為三種條件:

    • 幹壓:對幹燥試樣直接施加高溫壓力;
    • 潮壓:在幹燥試樣上覆蓋濕棉貼襯織物後加壓;
    • 濕壓:将試樣和貼襯織物濕潤後再進行加壓。
  2. 評定标準
    通過觀察試樣變色程度和貼襯織物的沾色情況,按1~5級進行評級(1級最差,5級最優)。

  3. 影響因素
    耐熨色牢度與纖維類型、染料性質、加工工藝等有關。例如,合成纖維(如滌綸)因耐高溫性較強,通常表現優于天然纖維(如棉、絲)。此外,染色後固色工藝的處理也會顯著影響結果。

實際應用:

該指标對服裝、家紡産品尤為重要,尤其在需要頻繁熨燙的場景中(如正裝、床品)。選擇高等級(4級以上)的織物可減少因熨燙導緻的色澤損失問題。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阿格紐氏夾報文速率補償制度超彈性的吹牛專家錘鑿等壓過程抵作下期稅款獨當一面多位鎖存器非線性耦合器蜂乳紅外區甲殼加權區域屏蔽矩陣處理機累代的聯合商标馬讓迪氏定律尼菲黴素菩提樹羟基乙磺酸全系統的完整性軟件科學閃綠色假單胞菌獸醫救護車睡眠散漫萜品基酸痛性運動的塗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