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目視光度測定法英文解釋翻譯、目視光度測定法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visual photometry

分詞翻譯:

目的英語翻譯:

eye; item; order
【化】 mesh
【醫】 order

視的英語翻譯:

inspect; look at; regard; watch
【醫】 opto-; vision; visus

光度測定法的英語翻譯:

【醫】 photometry

專業解析

目視光度測定法(Visual Photometry)是一種基于人眼視覺感知的經典光學分析方法,通過比較樣品溶液與标準溶液的顔色強度差異,實現物質濃度的定量測定。該方法屬于比色分析法範疇,廣泛應用于化學分析、環境監測及生物醫學檢測領域。

一、原理與理論基礎

目視光度測定法的核心原理基于朗伯-比爾定律(Lambert-Beer Law),其數學表達式為: $$ A = varepsilon l c $$ 其中,$A$代表吸光度,$varepsilon$為摩爾吸光系數,$l$為光程長度,$c$為溶液濃度。實驗者通過标準色階的目視比對,确定待測溶液的吸光度值,進而推算物質濃度。

二、操作特征與儀器構成

典型操作流程包括:

  1. 配制标準濃度系列溶液
  2. 制備顯色反應體系
  3. 使用比色管或奈氏比色管進行視覺比對
  4. 通過标準曲線法确定濃度

常用儀器包括杜氏比色計(Duboscq colorimeter)和奈氏比色管(Nessler tubes),這些設備通過調節液柱高度實現光程控制。

三、應用領域

  1. 環境監測:水體中重金屬離子(如鐵、銅)的現場快速篩查(參考美國環境保護署EPA 方法 365.1)
  2. 臨床檢驗:傳統血紅蛋白測定(如沙利氏比色法)
  3. 工業質量控制:食品添加劑濃度檢測

四、曆史沿革與發展

該方法起源于19世紀中期,德國科學家August Beer于1852年完善相關理論模型。20世紀隨着光電探測器的發展,目視法逐步被儀器分析法替代,但在資源受限場景仍具應用價值。

五、方法局限性

  1. 主觀性誤差(人眼辨色差異)
  2. 適用濃度範圍較窄(0.1-2.0 absorbance單位)
  3. 依賴穩定的顯色反應體系

參考文獻:

  1. Skoog《分析化學原理》第10版
  2. IUPAC光度分析技術規範
  3. 美國化學會《分析化學年鑒》曆史綜述專刊

網絡擴展解釋

目視光度測定法(Visual Photometry)是一種通過人眼直接觀察和比較光源亮度或顔色差異的傳統測量方法。其核心原理是依賴人眼的視覺敏感度進行主觀判斷,而非依賴儀器客觀測量。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基本原理

2.特點與局限性

3.現代替代方法

隨着技術進步,目視法逐漸被以下客觀儀器方法取代:

4.當前應用場景

如果需要更專業的儀器測量原理或标準,可參考中提到的分光光度法及光電積分法相關内容。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白費時間被膜扁顱的稱量瓶成為責任的催化劑引入手續敵草隆低級的多态性弗-臘二氏手術付諸實施葛萊碼隔上裂加感阻抗結晶形硫記錄通道進刀深度科爾甯框架表領先經濟指标閃铄計數世界貨币制度十水合溴手巾樹帶界線四唑基算符優先順序語言體覺先兆體聲波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