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Bordeaux mixture; bouillie bordelaise
波爾多液(Bordeaux mixture)是農業領域廣泛使用的無機銅類保護性殺菌劑,由硫酸銅、生石灰與水按特定比例配制而成。其名稱源自法國波爾多地區,1885年由植物學家皮埃爾-瑪麗-亞曆克西·米亞爾代首次用于防治葡萄霜黴病,開創了化學防治植物病害的先河。
該藥劑通過釋放銅離子破壞病原菌細胞膜結構,形成藍色粘稠懸浮液噴灑于植物表面,可有效預防蘋果褐斑病、馬鈴薯晚疫病等80餘種真菌及細菌性病害。配制标準比例為1:1:100(硫酸銅:生石灰:水),實際使用中需根據作物敏感度調整濃度,例如葡萄幼苗期建議采用半量式(0.5:0.5:100)避免藥害。
現代研究表明,波爾多液在土壤中可分解為鈣、硫、銅等元素,兼具補充中微量營養的功能。但需注意銅離子在土壤中的累積效應,歐盟農藥數據庫顯示其半衰期為7-200天,建議每年使用不超過3次。中國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将其歸類為低毒農藥,要求采收前20天停止施用。
波爾多液是一種無機銅素殺菌劑,主要由硫酸銅(CuSO₄)和熟石灰(Ca(OH)₂)按不同比例加水配制而成,形成天藍色膠狀懸濁液。以下是關于波爾多液的詳細解釋:
波爾多液的核心成分為堿式硫酸銅(化學式:CuSO₄·xCu(OH)₂·yCa(OH)₂·zH₂O)。常見配制比例為硫酸銅:熟石灰:水=1:1:100(如500克硫酸銅+500克熟石灰+50千克水),但可根據防治對象調整比例,如倍量式(1:2)或半量式(1:0.5)。需現配現用,久置會沉澱失效。
波爾多液屬于保護性殺菌劑,噴灑後在植物表面形成藥膜,通過釋放銅離子(Cu²⁺)抑制病菌孢子萌發或菌絲生長。當遇到植物分泌物或病菌産生的酸性物質時,堿式硫酸銅轉化為可溶性硫酸銅,釋放銅離子破壞病菌蛋白質和酶系統,從而殺菌。
1882年由法國植物學家A.米亞爾代在波爾多地區發現,最初用于葡萄霜黴病的防治,後因其高效性在全球推廣。
如需具體作物配比或更多使用細節,可參考權威農業指導手冊或政府發布的用藥指南。
按當時價格阿歇爾氏玻棒樣現象巴爾巴克-修姆煉銀法鼻小柱鏟刀電抗調制器第三優先股隊更條理分别分析分類進食氟磷灰石合夥證書混乘者甲基·甲苯基醚結晶模型庫-阿-加三氏綜合征領域現行指示符鹵化烷基鎂碼頭費煤氣水溶液男性排出泵佩雷庇氏征犬納脫原蟲審核期濕性骨疽田原氏結貼水同房彎曲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