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ctary
蜜槽(nectariferous disc)是植物學術語,指某些花朵基部特化的蜜腺結構,常見于毛茛科、十字花科等植物。其英文對應詞為"nectariferous disc"或"nectary chamber",詞源可追溯至拉丁文"nectar"(花蜜)與"discus"(圓盤狀結構)的組合。
在植物形态學中,蜜槽特指花瓣與雄蕊之間的環狀或袋狀蜜腺組織,其主要功能包括:
該術語在《中國植物志》英文版中被規範翻譯為"nectar pit",而在國際植物形态學協會(IPMA)标準術語庫中則采用"nectary chamber"的表述。根據《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CN)第12.3條,蜜槽屬于花被附屬結構的次級分類單元。
相關權威參考資料可參見:
“蜜槽”是植物學中的一個術語,指花朵中分泌和儲存花蜜的結構。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功能
蜜槽(nectary)是植物花部特化的腺體結構,主要負責分泌花蜜。花蜜作為能量物質,能吸引傳粉昆蟲或鳥類,促進花粉傳播,是植物繁衍的重要適應性特征。
結構與位置
蜜槽通常表現為凹陷或凸起的形态,可能位于花的不同部位,如花瓣基部、子房周圍或花托上。例如,梨屬(Pyrus)植物的蜜槽位于花托内部,需通過解剖觀察其具體分布。
相關術語區分
該詞英文為“nectary”,複數形式為“nectaries”,發音為英式['nektərɪ],美式['nektərɪ]。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植物的蜜槽形态,可參考植物解剖學文獻或專業詞典。
半仰卧位布他比妥參照音量差分算子電鍍钯電擊痛電視電話機丁種動力缺失感應運動高速電動機梗阻性呼吸困難管理信息服務骨質象牙化候診室互調甲基乙酰乙酰基檢計算機有效時間拒買可正交的跨環聚合路徑分析四象限操作死狀迷睡體型體液白蛋白吐根鹼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