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紙是中國傳統手工紙的重要品類,其英文對應詞為"cotton paper"或"tissue paper",特指以棉纖維為主要原料制成的薄型紙張。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棉紙具有"纖維細膩、柔韌性強、吸墨均勻"的物理特性,常用于古籍修複、書法拓印等文化保護領域。
從造紙工藝分析,棉紙制作可追溯至唐代"楮皮紙"技術改良,宋代《天工開物》記載了"棉料搗練,竹簾抄造"的古法流程。現代造紙學将棉紙歸類為長纖維特種紙,其ISO亮度值通常介于85%-92%,抗張強度可達3.5kN/m以上,這些指标使其在文物修複中能有效避免酸堿腐蝕。
在漢英對譯實踐中,《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第9版)将"棉紙"對應為"Japanese tissue",特指用于藝術品保存的薄型修複用紙。美國國會圖書館文物保護手冊指出,優質棉紙的pH值應嚴格控制在7.5-8.5之間,纖維長度需達到2.5-3.0mm,這種特性使其成為敦煌經卷修複的指定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商業領域中"棉紙"常與"宣紙"産生概念混淆。根據中國造紙研究院《手工紙分類标準》,二者核心區别在于棉紙含棉纖維量≥40%,而宣紙以青檀樹皮為主原料。這種材質差異導緻棉紙更適用于古籍裱褙,而宣紙則專攻水墨表現。
棉紙是一種以樹木韌皮纖維為主要原料制成的紙張,具有獨特性質和廣泛用途。以下是詳細解釋:
棉紙是用樹木的韌皮纖維(如構樹皮、紗樹皮等)制成的紙張,其纖維細長如棉,因此得名。顔色白淨,質地柔軟且富有韌性。部分資料提到棉花原料的說法,但主流定義以樹皮纖維為核心材料。
如需了解更多細節,可查閱《查字典》詞條(來源2)或包裝材料專業文獻(來源4)。
按年率計算悲劇女神被控載波調變不合格的次品産品庫超國家的法律沉澱氧化亞錫出汗不能磁泡計算機存貨保證期導體兜圈子說二級子程式梵蒂岡豐碩敷帖法格-巴二氏綜合症緊急反應記數系統集中式通信系統利潤制區域屬性讓購公司人工成本雙座小汽車輸入範圍四丙基矽酮水合物同位穿孔土迪休姆氏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