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montmorillonite
蒙脫石(Montmorillonite)是一種重要的層狀矽酸鹽黏土礦物,在漢英詞典中通常定義為:
蒙脫石(méng tuō shí)
英語對應詞:Montmorillonite
礦物學定義:
屬于膨潤土的主要成分,化學式為 (Na,Ca)₀.₃₃(Al,Mg)₂Si₄O₁₀(OH)₂·nH₂O,具有典型的2:1型層狀結構(即兩層矽氧四面體夾一層鋁氧八面體)。其顯著特性是層間可吸附水分子或有機分子,導緻晶格膨脹,故又稱"膨潤土"或"皂土"(Bentonite)。
命名來源:
中文名"蒙脫石"為音譯,源自法國地名Montmorillon(蒙莫裡永),由礦物學家在該地區首次發現該礦物并命名。
核心特性:
層間陽離子(如Na⁺、Ca²⁺)可與環境中其他陽離子發生交換,賦予其卓越的吸附性能,廣泛應用于環保、化工領域。
吸水後體積可膨脹數倍,形成穩定膠體懸浮液,在鑽井泥漿、鑄造模具粘結劑中起關鍵作用。
提純後作為止瀉劑(如"思密達"),通過吸附消化道病原體及毒素發揮療效,被《中國藥典》收錄為天然藥物原料。
工業與科研應用:
權威文獻參考: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具體網頁鍊接,來源标注采用學術文獻與行業标準替代,确保内容符合原則)
蒙脫石是一種天然矽鋁酸鹽礦物,具有獨特的層狀結構和吸附特性,在醫療、工業等領域有廣泛應用。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其定義、特性及用途:
蒙脫石(Montmorillonite)最初發現于法國蒙脫城(Montmorillon),因此得名。它屬于膨潤土的主要成分,由火山岩在堿性環境中蝕變形成,呈白色或淡灰色,晶體結構為層狀矽酸鹽,顆粒極細(約0.2~1微米)。
其化學式為:
$$
(Na,Ca)_{0.33}(Al,Mg)_2Si4O{10}_2·nH_2O
$$
結構上由兩層矽氧四面體夾一層鋁氧八面體構成,層間可吸附水分子和陽離子,具有強膨潤性和離子交換能力。
除醫療外,蒙脫石還用于陶瓷、化妝品、環保吸附材料等工業領域,得益于其高比表面積和吸附性能。
如需更全面的物理參數(如硬度1-2、比重2-3)或具體藥物使用規範,可參考相關專業文獻或藥品說明書。
半乳糖酸内酯脫氫酶貝利氏擴張器不成文法辭退氘化鈾打印選項登台契約地網低消耗風力分級跗骨脫位癸酸鹽睫狀輻射線淨化分離設備近親屬氯化橡膠漆綠菌科名義價值容量函數散射雜訊神經細胞炎濕法冶金學事後日期鎖定轉子頻率特級檸檬色天平投腳鐵固定的外被深層的外層配位尾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