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boltonite; forsterite; white olivine
中文:鎂橄榄石
英文:Forsterite
詞性:名詞(礦物學術語)
定義:
鎂橄榄石是橄榄石族礦物中的鎂端元礦物,化學式為 $text{Mg}_2text{SiO}_4$$,屬正交晶系。它是超基性岩(如橄榄岩)和部分變質岩的主要造岩礦物,以高熔點(約1890°C)和富鎂特性著稱。
化學成分
分子式 $text{Mg}_2text{SiO}_4$$,可含少量鐵(Fe²⁺)替代鎂,形成鎂鐵橄榄石固溶體系列。純鎂橄榄石無色,含鐵量增加時呈黃綠色。
物理性質
地質産狀
主要産于:
工業應用
作為耐火材料(如鎂橄榄石磚)原料,耐高溫性能優異;高品質透明晶體可作寶石(少見)。
《系統礦物學》(第三版)
地質出版社,2018年,第254頁。
定義橄榄石族分類及鎂端元成分特征。
國際礦物學協會(IMA)數據庫
Forsterite礦物檔案(需訪問官網)
标準化學式與晶系數據來源。
《American Mineralogist》期刊
Rossman, G.R. (2014). Spectroscopy of Forsterite and Olivine Polymorphs. Vol 99, pp. 341–348.
物性及光譜特征研究。
《工業礦物與岩石》
冶金工業出版社,2020年,第178頁。
耐火材料應用技術參數。
注:以上鍊接需通過學術數據庫或出版社官網驗證訪問權限。
鎂橄榄石是一種重要的矽酸鹽礦物,屬于橄榄石礦物族,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鎂橄榄石的化學式為$text{Mg}_2text{SiO}_4$(簡寫為M₂S),是鎂鐵矽酸鹽礦物系列中的富鎂端元,含鐵橄榄石($text{Fe}_2text{SiO}_4$)分子通常小于10%。其晶體結構屬于正交晶系,由孤立的矽氧四面體通過鎂氧八面體連接形成,結構穩定且無同質異象轉變。
鎂橄榄石與鐵橄榄石構成完全類質同象系列,兩者化學性質相似但物理性質(如密度、顔色)隨鐵含量變化。地幔中鎂橄榄石在高壓下可能分解為石榴石等礦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具體應用或地質分布,來源中的詳細信息。
扁核木膘重修舊好存儲器奇偶中斷電警報動情間期排卵對比度反證供發音福利的伽利略的工作物混雜問題活動比率結晶桶界面條件計劃支出久經世故的棘蠅屬淚囊刀臨鳴離心淨化配位異構現象起動機電樞絨膜錐撒克管形澆口聲音變調十進制符號十一烷二脒未成熟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