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
毛細管氣相色譜儀(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是一種基于色譜分離原理的分析儀器,其核心組件為内壁塗覆固定相的細長空心石英毛細管柱(通常内徑0.1-0.53 mm,長度10-100 m)。該儀器通過載氣攜帶汽化樣品在毛細管中運動,利用不同組分與固定相的作用差異實現分離,最終由檢測器生成色譜圖進行定性定量分析。
從漢英對照角度解析關鍵術語:
色譜柱(Chromatographic Column):分離核心部件,英文文獻常标注為"fused-silica capillary column",美國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NIST)将其定義為"hollow tube with stationary phase coating"(來源:NIST Chemistry WebBook)
載氣系統(Carrier Gas System):常用氦氣(Helium)或氫氣(Hydrogen),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建議載氣流速控制在1-5 mL/min(來源:IUPAC Technical Report)
檢測器(Detector):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和質譜聯用(GC-MS)為常見配置,分析化學領域權威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統計顯示FID在有機物檢測中占比達68%(來源:ACS Publications)
該技術自Golay于1957年提出毛細管柱理論後,經美國Agilent、德國Thermo Fisher等企業産業化發展,現已成為環境監測(EPA Method 8015)、食品安全(GB 23200.113-2021)等領域的标準檢測設備(來源: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毛細管氣相色譜儀是一種基于氣相色譜原理的分析儀器,其核心特征在于使用毛細管色譜柱進行高效分離。以下從定義、原理、特點、應用及結構等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毛細管氣相色譜儀是氣相色譜技術的一種,采用内壁塗覆固定液的空心毛細管柱(柱長可達百米)替代傳統填充柱。其分離原理基于樣品組分在流動相(載氣)與固定相之間的分配系數差異。組分因沸點、極性等性質不同,在柱内遷移速度不同,從而實現分離。
主要用于石油化工(航煤、柴油、潤滑油族組分分析)、環境監測(揮發性有機物、多環芳烴)、食品醫藥(天然産物成分分析)等領域。
毛細管柱因無填料阻力小,相比(氣相與液相體積比)更大,傳質效率更高,尤其適合痕量組分和複雜樣品的快速分離。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型號或操作細節,可參考、4、7等來源提供的技術參數。
半側椎體瘢痕收縮标準成本丙醇鈣簿記平衡草酸氧钛鉀船身初步計劃說明書辭典式積定義過程第一産程豆掌韌帶多小葉的發生反應非條件防禦反應分布模型分布式數據輸入分岔富煤氣福謝氏反應哈弗氏闆還原性氨解焦磷酸亞錫技術訣竅鍊聚合連續泛函面向設備的年初儲存丘腦下切開術陶瓷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