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麥地那龍線蟲的英文解釋翻譯、麥地那龍線蟲的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dracuncular

分詞翻譯:

麥地那龍線蟲的英語翻譯:

【醫】 Dracunculus medinensis; dragon worm; dragonneau; Filaria medinensis
Gordius aquaticus; guinea worm; Medina worm; serpent worm

專業解析

麥地那龍線蟲(Dracunculus medinensis)是一種寄生性線蟲,英文通稱Guinea worm,屬于龍線蟲科(Dracunculidae)。其成蟲體長可達70-120厘米,雌蟲顯著長于雄蟲,主要寄生于人類皮下組織,通過污染水源傳播幼蟲。

該寄生蟲的生命周期分為三個階段:1)人類飲用含感染性幼蟲的劍水蚤(中間宿主)污染水源後,幼蟲在人體消化道釋放;2)幼蟲穿透腸壁,經體腔遷移至皮下組織發育為成蟲;3)雌蟲成熟後向皮膚表面移動,通過水疱釋放幼蟲至水中完成循環[世界衛生組織《被忽視的熱帶病2023年全球報告》]。

感染引發的疾病稱為麥地那龍線蟲病(Dracunculiasis),典型症狀包括局部灼熱感、水腫和皮膚潰瘍。值得關注的是,全球根除計劃已使病例數從1986年的350萬例降至2022年的13例[CDC《麥地那龍線蟲病監測數據》]。

防治策略聚焦于:①健康教育(避免接觸污染水源);②水源過濾(使用細密織物過濾劍水蚤);③病例監測與隔離(防止幼蟲回歸水體)。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規劃,該病有望成為繼天花之後第二種被完全根除的人類寄生蟲病[《新英格蘭醫學雜志》2024年全球公共衛生進展綜述]。

網絡擴展解釋

麥地那龍線蟲(學名:Dracunculus medinensis),俗稱“幾内亞蟲”或“龍線蟲”,是一種寄生于人體和哺乳動物皮下組織的大型線蟲。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基本特征

2.生命周期

  1. 感染途徑:人類因飲用含感染性幼蟲的劍水蚤污染的水源而感染。
  2. 體内發育:幼蟲在人體内穿透腸壁,遷移至皮下組織發育為成蟲,交配後雌蟲攜帶幼蟲向皮膚表面移動。
  3. 幼蟲釋放:雌蟲在宿主皮膚形成水疱(多見于下肢),接觸水時釋放幼蟲,幼蟲被劍水蚤吞食後繼續發育。

3.地理分布與防治

4.緻病性與症狀

5.治療與移除

傳統方法是将暴露在皮膚外的雌蟲緩慢纏繞在小棒上,每天拉出數厘米,需數天至數周才能完全取出,以避免蟲體斷裂引發感染。

參考資料

本文綜合了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科普中國網、醫學百科等多篇高權威性文獻。如需完整信息,可查閱相關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八進制數位苯甲嗪超距作用齒槽管穿孔卡片程式出具請求書的債權人杜瓦瓶符號圖象複婚咯答咯答響聲公正無私的骨痂形成性軟化姜片蟲屬金菌素進展鸠尾榫絕經礦物裂化汽油六十歲的鉛版全部遺産去甲二氫駱駝蓬鹼揉擦劑生命達因私通法規髓軸的特-拉二氏體違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