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洲"在漢英詞典中對應的英文翻譯為"oasis",其含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面進行解析:
1. 地理學定義 綠洲指沙漠中因地下水源或河流形成的肥沃地帶,植被茂密,可支持人類及動植物生存。根據《大英百科全書》,典型綠洲面積從2.6平方公裡(如埃及Kharga綠洲)到20,000平方公裡(如塔裡木盆地綠洲)不等,常分布于沖積扇或沙漠斷層帶下方。
2. 語言學演變 該詞源于希臘語"ὄασις",經拉丁語傳入英語。牛津詞典記載,英語首次使用記錄為1613年英國探險家Samuel Purchas的東方見聞錄,特指利比亞沙漠的植被區。現代英語中,其複數形式為"oases",發音/əʊˈeɪsɪs/。
3. 隱喻擴展 劍橋詞典指出,自19世紀起,該詞衍生出"避難所"的抽象含義,如"urban oasis"(城市綠洲)形容公園等緩解壓力的場所。文學作品如T.S.艾略特《荒原》曾用此意象象征精神複蘇地。
典型例句:
參考文獻:
綠洲是荒漠環境中因水源滋養形成的獨特生态區域,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1. 定義與基本特征
綠洲指被沙漠或幹旱地形包圍的孤立肥沃地帶,以穩定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冰雪融水)為基礎,形成植被覆蓋的生态系統。其與周邊荒漠形成鮮明對比,常呈現“翠綠與焦黃”的景觀反差。
2. 形成與分布規律
綠洲多分布于以下區域:
3. 生态與人文功能
4. 象征意義擴展
衍生為“希望”的隱喻,比喻困境中的生機,或城市中的綠地空間(如“都市綠洲”)。
注:綠洲規模差異較大,小至幾公頃的泉眼周邊,大至數千平方公裡的河谷地帶。其穩定性依賴于水源持續供給,生态脆弱性較高。
埃伯特氏線布倫尼曼氏綜合征刺桐堿頂環氧菌素對于附屬要素蓋爾氏試驗感測放大器幹皂粒含金的紅假單胞菌屬霍塞伐爾氏腺甲基北美黃連内酰胺莢膜溝渠杆菌假葡萄糖脎劑量學的經濟部商業司就地交貨可展期的信用狀聯合決議列車冒失鬼偏巧去飽和作用上層結構使某人宣誓視頻檢波調節性虹膜麻痹提供有缺陷設備的責任推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