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eatise; work
論著(lùnzhù)指系統闡述學術觀點或研究成果的著作,通常具備理論深度和原創性。其核心特征為: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7年,紙質版第850頁
《牛津漢英詞典》将其譯為:
來源:《牛津高階漢英雙解詞典》第9版,牛津大學出版社,2018年,紙質版第1283頁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學術寫作規範指南》,2020年,紙質版第56-58頁
術語 | 核心差異 |
---|---|
論文 | 篇幅較短,側重單一問題研究 |
教材 | 知識傳授導向,非原創研究 |
隨筆 | 缺乏系統論證結構 |
來源:《學術出版術語标準》,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2019年,紙質版第112頁
“論著”是學術領域常見的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基本概念
指通過系統性論證形成的議論性著作,需包含研究背景、方法、結果與結論等完整結構。其核心在于以邏輯嚴密的論證展現研究成果,常見于醫學、社科等領域。
與專著的區分
論著側重對特定問題的論證過程,素材多源于作者自身研究,常用數據表格輔助說明;而專著則是針對某一學科領域的系統性學術著作,内容更具全面性。
詞源演變
最早見于《史記》,原指“論議與著述”,後逐漸演變為學術性著作的代稱。如司馬遷所言“無忘吾所欲論著”,體現其記錄與論證的雙重屬性。
學術地位
作為研究成果的規範化表達形式,論著在學術界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常成為領域内交流的基礎文獻。例如徐特立曾強調論著對青年學者的指導作用。
完整論著通常包含:
需要說明的是,部分期刊會将高質量論著标注為“原著”或“原創性論文”,以區别于綜述類文章。
白利辛黴素保證契約比較成本佛手油不漏氣的粗隆丹-累二氏現象單栖單形細菌電流掃描堆垛機方便的分期償還年金輻射感應性腹下部的各部門内部分工钴玻璃毫居化學計勢互補商品缰漸進的堿性柏思麥轉爐鋼教長胼胝體周支清風藤屬親鐵元素人本主義施奈德氏指數停産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