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堿性柏思麥轉爐鋼英文解釋翻譯、堿性柏思麥轉爐鋼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機】 basic bessemer steel

分詞翻譯:

堿的英語翻譯:

alkali; soda
【化】 alkali; base

柏思麥轉爐的英語翻譯:

【機】 Bessemer converter; convertor

鋼的英語翻譯:

steel
【化】 steel
【醫】 steel

專業解析

堿性柏思麥轉爐鋼(Basic Bessemer Steel)是19世紀中期由英國工程師亨利·貝塞麥(Henry Bessemer)發明的轉爐煉鋼法在堿性爐襯條件下的應用産物。該工藝核心在于通過向熔融生鐵中吹入空氣,利用氧化反應去除碳、矽、磷等雜質。其命名包含三層含義:

  1. 堿性(Basic)

    指轉爐内壁采用白雲石或氧化鎂等堿性耐火材料作爐襯,這種設計專門用于處理含磷量較高的鐵礦石(0.3-1.0%磷含量)。堿性環境可與磷形成磷酸鈣爐渣,避免鋼材冷脆現象。

  2. 柏思麥轉爐(Bessemer Converter)

    主體為梨形可旋轉容器,底部設風眼裝置,通過2-3大氣壓的氣流将空氣注入鐵水。典型容量為8-30噸,單爐冶煉時間約20分鐘,效率較傳統坩埚法提升20倍。

  3. 鋼質特性

    成品鋼的碳含量控制在0.1-0.5%,錳含量0.25-0.5%,磷殘留量≤0.05%。其力學性能表現為抗拉強度380-450MPa,延伸率15-25%,主要應用于鐵軌、結構件等對韌性要求較高的領域。

該工藝在1879年經托馬斯(Sidney Gilchrist Thomas)改進後形成"堿性貝塞麥-托馬斯法",成功解決了歐洲洛林地區高磷鐵礦的冶煉難題,推動鋼鐵産量在1880-1900年間增長400%。現代冶金文獻中,《鋼鐵冶金原理》(傅傑主編,冶金工業出版社)第三章詳細記載了該工藝的化學反應動力學模型。

網絡擴展解釋

堿性柏思麥轉爐鋼是一種通過改良的貝塞麥轉爐(Bessemer converter)工藝生産的鋼種,其核心特征在于使用堿性耐火材料作為爐襯。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工藝特點
    堿性柏思麥轉爐鋼采用堿性爐襯(如白雲石或鎂磚),冶煉過程中通過吹入空氣或氧氣氧化生鐵中的雜質。這種工藝特别適合處理含磷較高的生鐵原料,堿性爐襯能有效中和酸性爐渣,從而降低鋼中磷、硫等有害元素的含量。

  2. 曆史背景與改進
    傳統貝塞麥轉爐因酸性爐襯無法脫磷,限制了原料適用範圍。堿性工藝的引入(如托馬斯轉爐)解決了這一問題,因此“堿性柏思麥轉爐鋼”可能指代這類改良後的堿性轉爐鋼,或是術語混用中的曆史演變稱呼。

  3. 應用與産品特性
    這類鋼種主要用于生産碳素鋼和低合金鋼,具有較高的純淨度和力學性能,適用于建築、機械制造等領域。其生産效率高,曾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重要煉鋼技術。

需注意,現代煉鋼已普遍采用氧氣頂吹轉爐(BOF),堿性貝塞麥轉爐鋼更多作為曆史工藝術語存在。若需具體技術參數,建議查閱冶金專業文獻進一步驗證。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持久連接靛藍三磺酸鹽頂部壓力關閉自守政策含矽染料黑蠅屬渾濁貨币等價甲玫紅素繼承的計算高度克累文連接功能流體摩擦離心機轉鼓濾波器衰減波段馬媾疫錐蟲馬醉木甙内部交易輕量端裂變産物琴鳥契約籤署屈耳茨氏管型砂礫性的舌背水楊酸萘酯酸度常數條件字段停刊頭孢哌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