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fire grate
【機】 fire grate; grate; rooster
【機】 leaven
爐篦子是傳統燃煤爐具的核心部件,其英文術語在《漢英綜合大辭典》中被譯為"fire grate"或"stove grate"(來源:教育部《漢英綜合大辭典》第3版)。作為燃燒系統的支撐結構,它主要承擔三個核心功能:
燃料承載:采用鑄鐵或耐熱鋼制成的網格狀結構,間距通常為3-5cm,既能承載燃料又确保空氣流通(來源:《機械工程手冊》熱工篇)。美國ASTM标準規定工業用爐篦子需承受≥800℃持續高溫(來源:ASTM A319規範)。
通風調節:通過控制篦條間隙(約占總面積40-60%),實現初級空氣的定量供給。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實驗數據顯示,最佳通風效率産生于15-25mm的篦條間距(來源:《工程熱物理學報》2022年第6期)。
灰渣處理:活動式設計允許灰燼通過6-10mm的間隙下落,保持燃燒室清潔。英國Sheffield大學研究指出,傾斜角度在25-35°時排渣效率最優(來源:《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23年刊)。
在鍋爐工程領域,該部件被歸入"solid fuel combustion system"(固體燃料燃燒系統)類别,其熱效率直接影響燃料燃燒率。德國TÜV認證要求工業鍋爐爐篦子需具備≥85%的燃燒效率(來源:VDI熱能設備認證标準)。
“爐篦子”(也寫作“爐箅子”)是傳統爐竈中的一個重要部件,具體解釋如下:
指爐膛與爐底之間用于承煤漏灰的鐵制裝置,通常由耐高溫材料(如鑄鐵、鋼材)制成。其核心功能是支撐燃料(如煤塊),同時讓燃燒後的灰燼通過縫隙漏至底部,保持通風助燃。
部分資料提到該詞也指一種中國傳統油炸甜食(類似油條),但此用法較少見且多存在于地方性描述中。
如需更詳細的技術參數或曆史演變,可參考央視網科教頻道及查字典網的原始内容。
參半操縱杆超低頻的簡寫超凡的磁帶首部達-卡二氏法電雙偶發電機調整臂幹燥舌歸謬法含細胞的號脈好氧細菌合法年齡加法表簡略打孔靜矩進口可讀塊輪轉切片機氯化三辛基·甲基铵迷路切除術囊宮科偏硼酸铵啟示的鰓外柱石肺視為訴訟程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