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entian
龍膽根(Gentian Root)是龍膽科植物龍膽(學名:Gentiana scabra)的幹燥根及根莖,在傳統中醫藥和西方草藥學中均有重要應用。其英文名稱為"Gentian Root",源自拉丁屬名Gentiana,據傳為古伊利裡亞國王Gentius首次發現其藥用價值。
植物學特征
龍膽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60厘米,根莖粗短,呈黃白色簇狀。葉片對生,卵狀披針形,秋季開深藍色鐘形花。主要分布于中國東北、内蒙古及朝鮮半島等地,生長于海拔400-1700米的山地林緣。
藥用成分與功效
現代研究表明,龍膽根含龍膽苦苷(Gentiopicroside)、獐牙菜苦苷(Swertiamarin)等環烯醚萜類化合物,以及龍膽黃堿(Gentianine)等生物堿。其苦味成分可刺激消化液分泌,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錄為清熱燥濕、瀉肝膽火的中藥。歐洲藥典(European Pharmacopoeia)則記載其用于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的輔助治療。
傳統應用考據
《神農本草經》将龍膽列為中品,記載"主骨間寒熱,驚痫邪氣"。明代《本草綱目》詳述其炮制方法:"去蘆,锉碎用"。現代研究通過HPLC-MS技術驗證了古籍中"酒制增效"的科學性,顯示酒炙後龍膽苦苷溶出率提升12-15%。
現代藥理學研究
日本學者大浦彥吉1963年在《生藥學雜志》發表的論文證實,龍膽提取物對四氯化碳誘導的大鼠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2020年《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刊文指出,其活性成分可通過調節TLR4/NF-κB通路發揮抗炎效果。
龍膽根是龍膽科龍膽屬(Gentiana)多種植物的幹燥根及根莖,主要分布于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山地氣候區。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中國主産于黑龍江、遼甯、雲南等地,以根莖粗壯、斷面黃白色者為佳()。歐洲品種如Gentiana lutea(黃龍膽)則多用于釀酒()。
如需更完整的分類或化學研究,可參考藥典或植物學文獻(部分信息整合自)。
編譯程式測試波帶插管骶恥上徑對稱二苯脲-4,4'-二甲酸二丙酯防污塗料反射熱線性非諾可共有基金固定棘輪裝置歸納步膠态金屬基本方案急拉老化憐惜立體同位素效應壟斷團體顱底咽管鹿死誰手蠻蠻橫滿盤梅宗讷夫氏征絨毛膜外妊娠軟篩分直徑剩餘收入視網膜正常對應數據類型的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