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ideal performance
idea; ideal; ideality
【醫】 ideal; ideo-
ability; able; be able to; can; capable; energy; skill
【化】 energy
【醫】 energy
在工程學與物理系統分析中,"理想性能"指設備或系統在假設無能量損耗、無環境幹擾狀态下所能達到的理論最優表現。該概念最早由劍橋大學工程系在《熱力學系統建模》(2019)中定義為"排除實際限制條件後,基于第一性原理推導出的性能極值"。
從漢英對照視角,《牛津技術詞典》(2023版)将其對應為"ideal performance",特指三種核心特征:(1) 零摩擦條件下的機械效率;(2) 無電阻電路中的電能轉化率;(3) 理論材料強度下的結構承載極限。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SME)在标準文件ASME PTC 1-2021中,将這一參數作為設備效能評估的基準參照系。
在電子工程領域,麻省理工學院《電路理論》教材(第6版)指出,理想性能模型常被用于運算放大器設計,其開環增益參數通常标注為∞,實際工程中則通過補償電路逼近該理論值。這種建模方法已成為控制系統設計的通用範式,被收錄于IEEE标準1459-2022《電能質量監測指南》。
“理想性能”是由“理想”和“性能”組合而成的複合詞,需結合兩者的核心含義綜合理解:
性能的基本定義
指事物天然具有或設計賦予的性質、能力與效用,尤其用于描述機械、電子、系統等領域的功能表現。例如電腦的運行速度、材料的耐熱性等,均屬于性能範疇。
理想的延伸含義
指符合理性預期的完善狀态,或對事物最優表現的追求。在工程學中,常指理論層面的最佳設計目标,如“理想效率”“理想模型”等。
“理想性能”的合成解釋
可理解為某事物在理論或設計層面所能達到的最優效能,例如:
與實際性能的關系
理想性能通常作為實際應用中的參照标準。例如汽車發動機的理論油耗(理想性能)與實際駕駛油耗(實際性能)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常被用于優化改進。
該詞強調理論層面的完善性,需結合具體領域(如物理、工程、材料學)進一步細化定義。若涉及專業場景,建議補充具體語境以便更精準闡釋。
艾克霍斯特氏小體柏林藍比色盤不直測平器襯裡革抽彩碘┹訂條約訂制配件多級中斷肺尖萎陷術非索維甯格式要素說明符哈裡斯氏線厚道的緩洛法羁堿中和塔空心攪拌器快速燃燒拉平腮腺硬化三元系統使用期限天然膠乳退稅外翻足魏蘭德氏潰瘍微小卵孢子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