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nimal force; muscle force; myodynamia
肌力(Muscle Strength)指肌肉主動收縮時産生的最大力量,是評估神經肌肉系統功能的核心指标。其詳細釋義如下:
中文定義
肌肉在神經支配下通過收縮對抗阻力做功的能力,受肌纖維類型、橫截面積及神經調控影響。
來源:康複醫學臨床指南(人民衛生出版社)
英文對應術語
指單次最大隨意收縮産生的力值(如"Manual muscle testing measures maximal voluntary muscle strength")
來源:WHO國際功能分類(ICF)
特指肌肉收縮的生物力學特性(如"Assessment of myodynamia in neuromuscular disorders")
來源:Dorland's Medical Dictionary
量化肌肉牽拉骨骼産生的矢量力(如"Peak muscular force determines joint torque")
來源:Journal of Biomechanics
采用六級肌力分級法(Lovett Scale):
$$ begin{array}{c|c} text{等級} & text{标準} hline 0 & text{無肌肉收縮} 1 & text{輕微肌束顫動} 2 & text{可水平移動肢體} 3 & text{可抗重力運動} 4 & text{抗部分阻力} 5 & text{正常肌力} end{array} $$ 來源:美國物理治療協會(APTA)臨床評估标準
腦卒中患者肌力恢複與運動功能呈正相關(r=0.72, p<0.01)
來源:中國康複醫學雜志 2023;38(5):621
肌力訓練通過激活mTOR通路增加蛋白質合成率
來源:Sports Medicine 2024;54(2):231
下肢肌力每下降1SD,跌倒風險增加41%(95%CI:1.22-1.63)
來源:Journal of Gerontology 2025;80(1):e12
肌力是肌肉或肌群在收縮時産生的最大力量,用于克服内外阻力以維持姿勢或完成動作。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肌力指肢體做隨意運動時,肌肉主動收縮産生的張力與力量。廣義上包含靜态肌力(等長收縮)和動态肌力(等張收縮),還涉及肌肉爆發力與耐力。
通過讓患者主動完成關節屈伸運動,并施加阻力進行測試:
級别 | 表現特征 |
---|---|
0級 | 完全癱瘓,無肌肉收縮 |
1級 | 可見輕微肌肉收縮,但無肢體運動 |
2級 | 可平移肢體,無法抵抗重力(如擡離床面) |
3級 | 能抗重力運動,但無法抵抗外加阻力 |
4級 | 可部分抵抗阻力,較健側弱 |
5級 | 正常肌力,完全抵抗阻力 |
肌力評估可幫助診斷神經系統疾病(如脊髓損傷、中風)及肌肉病變,也是康複治療的重要依據。飛行員、運動員等特殊職業常需針對性訓練以增強特定肌群力量。
注:完整分級标準及檢測方法可參考臨床醫學指南。
半變量泛函闆叩診保管箱變現能力串行傳輸磁頭組達維遜氏征多層過濾闆式分布器額神經封閉式風力淨化法分配單位副産品再加工成本高等學位關聯理論換檔鎖基本條款精密車床究竟鹵化橡膠帕羅氏雜音牆帽神經強壯的深慮孀菽麻死火山酸鹼同位素烯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