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片(jiāopiàn)是攝影和電影制作中的核心材料,指塗有感光化學乳劑的透明柔性片基,用于記錄光學影像。以下是基于漢英詞典視角的權威解釋:
材質與結構
膠片由醋酸纖維素或聚酯基片(片基)塗覆鹵化銀感光乳劑構成,通過曝光和化學顯影形成負像或正像。傳統黑白膠片含溴化銀晶體,彩色膠片則有多層染料耦合劑(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分類與應用
Film
通用術語,指用于成像的感光材料,例:
"The cinematographer loaded the film into the camera magazine."
(電影攝影師将膠片裝入攝影機片盒。)
Photographic Film
特指靜态攝影用膠片,強調感光特性:
"Silver halide crystals in photographic film react to light exposure."
(膠片中的鹵化銀晶體對光照産生反應。)
Motion Picture Film
電影工業專用,含齒孔和聲軌設計:
"35mm motion picture film has a frame size of 16×22mm."
(35mm電影膠片畫幅尺寸為16×22毫米。)
漢語術語 | 英語術語 | 說明 |
---|---|---|
感光度 | Film Speed (ISO/ASA) | 如ISO 100/21° |
顆粒度 | Granularity | 影像細膩程度指标 |
寬容度 | Latitude | 曝光誤差容許範圍 |
分辨率 | Resolution | 每毫米可分辨線對數 |
《牛津英語詞典》(OED)
"Film" 詞條定義:
"A thin flexible strip of plastic or other material coated with light-sensitive emulsion for exposure in a camera."
(塗有感光乳劑、用于相機曝光的塑料或其他材質的薄柔性條帶。)
《柯達專業膠片手冊》
詳述膠片化學組成:
"Color negative films use cyan, magenta, and yellow dye layers with couplers to form images."
(彩色負片通過青、品紅、黃三層染料耦合劑成像。)
中國國家标準 GB/T 13964-2008
《照相膠片術語》規範中文技術詞彙。
顯影過程(以黑白膠片為例):
$$
ce{2AgBr + C6H4(OH)2 ->[text{顯影劑}] 2Ag + 2HBr + C6H4O2}
$$
鹵化銀還原為金屬銀,形成潛影
膠片是一種用于攝影或印刷的感光材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膠片又稱軟片或菲林(英文film的音譯),是在透明塑料片基(如PC、PET等材質)上塗布感光乳劑制成的材料。主要成分為鹵化銀與明膠,通過化學反應記錄影像。
注:膠片在數碼時代使用減少,但因其獨特成像質感仍被部分攝影愛好者青睐。如需技術參數或曆史演變等細節,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阿布妥因苄基化作用不變式産生規則沉降池磁管低泣二者擇一惡性骨髓炎非傳統出口格羅斯氏試驗航行速度緩沖彈簧緩沖強度間接負債結核性眼炎脊髓肌的濾瓶買賣贓物目标體系結構募化内格列氏定律平均散射皮蠅磷企業信托取消隱藏工作簿人壽保險契約任選股利發放方法溶劑油圖形發生器偉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