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汗預後英文解釋翻譯、檢汗預後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hidromancy
分詞翻譯:
檢的英語翻譯:
check; examine; inspect; restrain oneself
汗的英語翻譯:
perspiration; sweat
【醫】 hidro-; perspiration; sudor; sweat
預後的英語翻譯:
prognosis
【醫】 prognosis
專業解析
"檢汗預後"是一個中醫診斷術語,需要從字面含義和中醫理論背景兩方面結合理解。以下是基于漢英詞典視角的解釋:
一、術語分解與漢英對照
- 檢汗 (Jiǎn hàn)
- 檢 (Jiǎn):意為檢查、診察、觀察。
- 汗 (Hàn):指汗液、出汗。
- 漢英釋義:Examination of sweating / Observation of perspiration。指醫生在診療過程中,對患者出汗的狀态(有無、多少、時間、部位、性質等)進行細緻的觀察和評估。
- 預後 (Yù hòu)
- 預 (Yù):預先、預測。
- 後 (Hòu):指疾病的發展結局、轉歸。
- 漢英釋義:Prognosis。指根據患者當前病情(包括症狀、體征,如“檢汗”所得信息)對疾病未來發展趨勢、康複可能性及最終結果的預測。
- 檢汗預後 (Jiǎn hàn yù hòu)
- 整體釋義:通過觀察和分析患者出汗的情況(檢汗),來預測疾病的發展趨勢和最終結局(預後)。
- 漢英釋義:Prognosis based on the examination of sweating / Predicting disease outcome through observation of perspiration。
二、中醫理論基礎與臨床意義
在中醫理論中,汗液是人體津液代謝的重要産物,其生成、排洩與陰陽平衡、營衛調和、髒腑功能(尤其是心、肺、衛氣)密切相關。異常的出汗情況是反映人體内在病理狀态的重要外在征象(體征)。
- 檢汗作為診斷依據:中醫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收集信息,“檢汗”是“望診”和“問診”的重要組成部分。醫生會關注:
- 有汗無汗:外感病中,無汗常提示表實證(如風寒束表),有汗則可能提示表虛證(如太陽中風)或裡熱證。
- 汗量多少:大汗淋漓可能為亡陽或氣陰兩脫的危象;微汗出可能見于表虛或熱病後期。
- 出汗時間:自汗(白天不活動出汗)多屬氣虛、陽虛;盜汗(夜間睡眠出汗)多屬陰虛内熱。
- 出汗部位:頭汗、手足心汗、半身汗等各有其特定的病機提示。
- 汗液性質:冷汗多為陽虛;熱汗多為實熱;黃汗可能與濕熱有關;汗出如油(粘膩)是氣陰兩竭的危候。
- 預後判斷(檢汗預後):特定的汗出情況常被中醫視為判斷疾病吉兇順逆、預測轉歸的重要指标:
- 順證/吉兆:例如,外感風寒患者服藥後由無汗轉為微微汗出,常表示表邪将解,是疾病向愈的征兆。熱病過程中,汗出熱退、脈靜身涼,提示邪熱隨汗而解,預後良好。
- 逆證/兇兆:例如,高熱患者突然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脈微欲絕(“亡陽”),提示陽氣暴脫,病情危重,預後極差。久病、重病患者出現冷汗淋漓、汗出如油,常是陰陽離決的危象。戰汗(先寒戰,後汗出)後若脈靜身涼,為佳兆;若汗出後煩躁不安、脈疾急,則可能為正氣不支、邪盛内陷。
- 轉歸提示:盜汗持續,提示陰虛内熱未除,疾病纏綿難愈。自汗不止,提示氣虛或陽虛未複,易感外邪或病情反複。
三、權威參考依據
- 《傷寒論》 (Shang Han Lun /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Diseases):中醫經典著作,張仲景著。書中多處論述了汗出情況(如“自汗”、“盜汗”、“頭汗出”、“手足濈然汗出”等)與六經病證(尤其是太陽病、陽明病)的診斷、治療及預後的關系。例如,“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論述了過汗傷陽的證治。
- 《中醫診斷學》 (Zhong Yi Zhen Duan Xue / 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現代中醫教材核心内容。系統闡述了“問汗”作為問診重要環節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各種異常汗出(自汗、盜汗、絕汗、戰汗、黃汗等)的臨床表現和臨床意義,是理解“檢汗”及其在預後判斷中作用的基礎理論。
- 《黃帝内經》 (Huang Di Nei Jing / Huangdi's Inner Canon):中醫理論奠基之作。雖未直接使用“檢汗預後”一詞,但奠定了汗與生理病理關系的理論基礎。如《素問·陰陽别論》雲:“陽加于陰謂之汗”,闡明了汗的形成機理。《靈樞·決氣》雲:“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洩”,指出了津液大洩的危重性。
- 《景嶽全書》 (Jing Yue Quan Shu / Jingyue's Complete Works):明代張景嶽著。在《汗證》篇中詳細論述了各種汗證的病因病機、辨證論治,并涉及預後判斷。如論盜汗:“盜汗者,寐中通身汗出,覺來漸收,此屬陰虛,營血不足也…久而不已,則羸瘦骨蒸,漸成勞損。”指出了盜汗遷延的預後。
四、關鍵概念總結表
中文術語 |
英文釋義 |
核心含義 |
在預後判斷中的意義 |
檢汗 |
Examination of sweating |
觀察、評估患者出汗的狀态(有無、量、時、位、質) |
提供反映機體陰陽盛衰、邪正消長、津液存亡的關鍵診斷信息。 |
預後 |
Prognosis |
對疾病未來發展趨勢和結局的預測。 |
基于當前病情(包括檢汗所得)對康複可能性及最終結果的判斷。 |
檢汗預後 |
Prognosis based on sweating exam |
通過分析出汗情況預測疾病轉歸。 |
特定汗出模式(如戰汗、絕汗、汗出熱退)是判斷疾病順逆、吉兇的重要指标。 |
網絡擴展解釋
“檢汗預後”這一表述可能存在用詞偏差,實際醫學中更常見的概念是“通過汗液特征判斷預後”。以下結合“汗”與“預後”兩個關鍵詞進行分點解釋:
一、關于“預後”的醫學定義
預後指醫生根據疾病特征和患者狀況,對疾病發展過程和最終結果的預測。常見表述包括:
- 預後良好:如早期癌症手術根治後恢複率高()
- 預後較差:如晚期惡性腫瘤易轉移複發()
二、中醫視角下的“汗診”
中醫通過觀察汗液特征輔助判斷病情和預後():
- 盜汗(夜間出汗):可能提示陰虛
- 自汗(白天無故出汗):可能與氣虛相關
- 手心汗:可反映心脾功能異常
三、兩者關聯性
雖然現代醫學較少單獨使用汗液判斷預後,但中醫認為汗液是“精氣”體現(),其異常可能提示:
- 疾病發展階段(如腫瘤患者突發大汗可能與病情惡化相關)
- 治療反應(如治療後汗液性狀改善可能提示正氣恢複)
四、影響預後的核心因素()
- 疾病類型與分期
- 患者年齡與基礎病
- 治療時機與方式
- 生活習慣與心理狀态
注:若需通過汗液特征輔助判斷預後,建議結合現代醫學檢查(如電解質檢測、影像學檢查)進行綜合評估。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編譯程式調入避滴電動機鼻壞疽波群延遲大型企業電鍍鋅鎳鐵合金風團反應杆聽診共同當事人光的電向量灰塵濕潤裝置介二氫愈創酸鍊烷屬烴免務員莫測高深逆壓電效應農場交貨條件佩珀氏療法氣力傳送器齊曼效應去掉三進遞增表示法散去閃岩伸長百分比雙線電纜栓塞性壞疽輸卵管粘連分離術碎天青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