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contingent depreciation
either; maybe; or; perhaps
【計】 OR
have; add; exist; possess
【法】 possession
depreciation
【化】 depreciation
【經】 depreciation
或有折舊(Contingent Depreciation)是會計學中的一個專業術語,指對或有資産(Contingent Asset)可能發生的價值減少計提的折舊準備。其核心在于處理未來經濟事項不确定性導緻的資産減值風險。以下是具體解釋:
或有折舊針對的是尚未完全确認的潛在資産。根據《國際會計準則第37號——準備、或有負債和或有資産》(IAS 37),或有資産指因過去事項形成、其存在需通過未來不确定事件的發生或不發生予以證實的潛在資産。例如:
當此類資産的價值可能因外部因素(如政策變動、市場波動)而減少時,需預先評估其減值風險并計提折舊,即“或有折舊”。
确認條件
僅在資産“基本确定”(通常指概率>95%)可實現時,才在資産負債表中确認為實際資産,此時計提的折舊轉為常規折舊。若實現可能性較低,則僅作披露(附注說明),不計入報表(參考:IAS 37)。
計量方法
采用概率加權法估算減值金額。例如:
則或有折舊額 = $100萬 times 30% times 50% = 15$萬元。
後續調整
每期需重新評估不确定性變化。若資産實現可能性增加,則沖回部分折舊;若風險加劇,則補提折舊(參考:《企業會計準則第13號——或有事項》)。
項目 | 常規折舊 | 或有折舊 |
---|---|---|
對象 | 已确認的固定資産/無形資産 | 未确認的或有資産 |
計提依據 | 資産使用壽命、殘值等 | 未來事項發生的概率 |
報表列示 | 計入利潤表、資産負債表 | 僅在報表附注披露 |
某企業申請一項專利補貼(或有資産),金額200萬元。根據專家評估:
則或有折舊計提金額為:
$$ begin{aligned}
&200萬 times 30% times 50% = 30萬
&200萬 times 10% times 100% = 20萬
text{合計} & = 50萬
end{aligned} $$ 該金額需在財報附注中披露為“或有資産減值準備”。
IAS 37 Provisions, Contingent Liabilities and Contingent Assets 官網鍊接
ASC 450 Contingencies 官網鍊接
第13號——或有事項(財政部制定)政策鍊接
(注:以上鍊接為官方标準發布頁面,内容持續更新)
關于“或有折舊”這一術語,目前可查的公開資料中并未找到明确定義。根據“折舊”的基礎概念和相關經濟學術語分析,可嘗試從以下角度進行解釋:
标準折舊的定義
折舊指固定資産在使用過程中因物理磨損、技術過時等因素導緻的價值損耗補償機制。會計處理中通常采用直線法、工作量法等方法,按資産原值和預計使用年限系統分攤成本。
“或有”的延伸理解
“或有”在會計術語中特指依賴未來不确定事項的潛在義務(如或有負債)。結合此概念,“或有折舊”可能指:
特别說明
該術語并非會計準則中的标準表述,建議在具體使用場景中結合上下文确認其含義。若涉及專業財務處理,請以《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産》等官方文件為準。
注:當前搜索結果未包含該術語的權威解釋,以上分析基于基礎概念推導,實際應用中需謹慎驗證。
八角變化方程常溫成形法池塘電弧換流器二次平均的釩铋礦風紀附屬于財産的權利複向量空間格集光存取晶體管陣列灰之分析胡椒酮金屬電弧焊計算機控制的電報交換機械式模拟計算機梅爾西埃氏手術酶原激活劑母虎頻率失諧全面性巨大發育全球認購公債熱冶金實驗室商标權神經弓間軟骨收款登記簿雙線繞組未經考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