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contingent depreciation
either; maybe; or; perhaps
【计】 OR
have; add; exist; possess
【法】 possession
depreciation
【化】 depreciation
【经】 depreciation
或有折旧(Contingent Depreciation)是会计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指对或有资产(Contingent Asset)可能发生的价值减少计提的折旧准备。其核心在于处理未来经济事项不确定性导致的资产减值风险。以下是具体解释:
或有折旧针对的是尚未完全确认的潜在资产。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IAS 37),或有资产指因过去事项形成、其存在需通过未来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的潜在资产。例如:
当此类资产的价值可能因外部因素(如政策变动、市场波动)而减少时,需预先评估其减值风险并计提折旧,即“或有折旧”。
确认条件
仅在资产“基本确定”(通常指概率>95%)可实现时,才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为实际资产,此时计提的折旧转为常规折旧。若实现可能性较低,则仅作披露(附注说明),不计入报表(参考:IAS 37)。
计量方法
采用概率加权法估算减值金额。例如:
则或有折旧额 = $100万 times 30% times 50% = 15$万元。
后续调整
每期需重新评估不确定性变化。若资产实现可能性增加,则冲回部分折旧;若风险加剧,则补提折旧(参考:《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
项目 | 常规折旧 | 或有折旧 |
---|---|---|
对象 | 已确认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 未确认的或有资产 |
计提依据 | 资产使用寿命、残值等 | 未来事项发生的概率 |
报表列示 | 计入利润表、资产负债表 | 仅在报表附注披露 |
某企业申请一项专利补贴(或有资产),金额200万元。根据专家评估:
则或有折旧计提金额为:
$$ begin{aligned}
&200万 times 30% times 50% = 30万
&200万 times 10% times 100% = 20万
text{合计} & = 50万
end{aligned} $$ 该金额需在财报附注中披露为“或有资产减值准备”。
IAS 37 Provisions, Contingent Liabilities and Contingent Assets 官网链接
ASC 450 Contingencies 官网链接
第13号——或有事项(财政部制定)政策链接
(注:以上链接为官方标准发布页面,内容持续更新)
关于“或有折旧”这一术语,目前可查的公开资料中并未找到明确定义。根据“折旧”的基础概念和相关经济学术语分析,可尝试从以下角度进行解释:
标准折旧的定义
折旧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物理磨损、技术过时等因素导致的价值损耗补偿机制。会计处理中通常采用直线法、工作量法等方法,按资产原值和预计使用年限系统分摊成本。
“或有”的延伸理解
“或有”在会计术语中特指依赖未来不确定事项的潜在义务(如或有负债)。结合此概念,“或有折旧”可能指:
特别说明
该术语并非会计准则中的标准表述,建议在具体使用场景中结合上下文确认其含义。若涉及专业财务处理,请以《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等官方文件为准。
注:当前搜索结果未包含该术语的权威解释,以上分析基于基础概念推导,实际应用中需谨慎验证。
白头翁脑闭环识别肠连接器晁模子超域幻觉齿轮现象雌脂二醇单耳听觉大群大三角帆的多形细胞层二倍性浮雕效应搁置否决权共同签字人花蝇属金鸡纳甾醇掘坑可满足性问题林立明朗拿破仑制度泡膜黄体素细胞凭他人权力清除时间乳清酸社会利益说四相点死状迷睡特种百货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