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piston engine
piston; plunger
【醫】 piston; stop-cock
【機】 engine
活塞動力機(Piston Engine)是一種通過活塞在氣缸内的往複運動将熱能轉化為機械能的動力裝置。其核心結構包括氣缸、活塞、連杆和曲軸,工作過程遵循四沖程(進氣、壓縮、做功、排氣)或二沖程循環。該術語在漢英詞典中對應"piston engine"或"reciprocating engine",常見于航空、汽車及工業領域。
從技術角度,活塞動力機的熱效率取決于壓縮比和燃料燃燒的充分性。現代汽油機的壓縮比通常為8:1至12:1,而柴油機可達14:1至25:1。根據美國能源部2023年發布的《内燃機技術白皮書》,當前最先進的活塞發動機熱效率已突破50%,較20世紀平均水平提升約70%。
在航空領域,萊特兄弟1903年發明的首架飛機即采用12馬力的四缸活塞發動機。NASA技術文檔顯示,現代通用航空活塞發動機功率範圍涵蓋100-400馬力,巡航燃油消耗率約0.4磅/馬力小時。其可靠性指标MTBF(平均故障間隔時間)通過FAA認證需達到2000飛行小時以上。
需要區分的是,活塞動力機與燃氣輪機的主要差異在于能量轉換方式。前者通過往複機械運動,後者依賴連續氣流推動渦輪。根據《牛津機械工程詞典》第8版,活塞發動機在低速高扭矩場景仍具優勢,而燃氣輪機更適合高功率連續輸出需求。
“活塞動力機”通常指以活塞發動機為核心的動力裝置,是将燃料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設備。以下是詳細解釋:
活塞動力機由“活塞發動機”和“動力機”組合而來:
主要結構
包括氣缸、活塞、連杆、曲軸、氣門機構等。活塞頂部參與燃燒室構成,承受高溫高壓燃氣壓力。
工作原理
通過四個沖程循環工作:
活塞需在極端環境下運行:瞬時溫度可達2500K,壓力高達6-9MPa(柴油機),同時承受高速往複運動産生的慣性力,易磨損和變形。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機型或技術參數,可參考汽車工程手冊或航空動力文獻。
半心畸形北美金镂梅葉并聯加感財産抵押權超型因子純潔結核菌素膽囊前窩倒推論電子束儲存複原動作的肺動脈綜合征非幹性油驚慌失措的機械紙漿鋸齒鉗巨濾泡增生抗侵襲素礦質過分庫柏黑特燈立方密堆積立方态名望撲通前白蛋白騎警人機狀态實際入口使用M音不當受管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