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論英文解釋翻譯、活力論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vitalism
相關詞條:
1.zoism
分詞翻譯:
力的英語翻譯:
all one's best; force; power; puissance; strength
【化】 force
【醫】 dynamo-; ergo-; force; potency; potentia; Power; stheno-; strength; vis
論的英語翻譯:
determine; discuss; in terms of; ism; statement; talk about; theory; view
專業解析
活力論(Vitalism)是一種哲學與生物學理論,主張生命現象無法完全通過物理或化學規律解釋,而需依賴一種非物質的生命力(拉丁語:vis vitalis)。該術語在漢英詞典中常被譯為“vitalism”,詞根“vital”源于拉丁語“vita”(生命),強調生命與非生命的本質區别。
從曆史維度看,活力論在18-19世紀盛行,德國生理學家Johann Friedrich Blumenbach提出的“成形力”(Bildungstrieb)理論是其典型代表,認為這種力量驅動生物體發育與再生。這一學說在1828年弗裡德裡希·維勒合成尿素後逐漸式微,但仍在某些傳統醫學體系(如中醫“氣”理論)中留有痕迹。
現代科學界普遍認為活力論屬于僞科學範疇,但對其思想遺産的讨論仍具學術價值。例如,分子生物學家Max Delbrück曾指出,活力論提出的“整體性生命觀”間接推動了系統生物學的發展。當前生物學研究更傾向于用“湧現性”(emergence)概念解釋生命現象的複雜性。
參考來源:
- 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活力論》詞條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vitalism/)
- 大英百科全書生物學史章節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vitalism)
- 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PubMed Central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018038/)
- 《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期刊第45卷 (https://doi.org/10.1016/j.shpsa.2020.09.006)
網絡擴展解釋
活力論(Vitalism)是一種關于生命本質的哲學學說,主張生命現象由非物質因素(如“生命力”或“靈魂”)支配,而非僅遵循物理和化學規律。以下是詳細解釋:
1.核心觀點
- 非物質的生命力:活力論認為生物體内存在一種超自然的“生命力”(如“隱德萊希”“生之沖動”),驅動生命活動并賦予其目的性。
- 生命自主性:生命具有自我決定能力,無法完全通過物質規律解釋,例如胚胎發育的完整個體性。
- 與機械論對立:強調生命與非生命的本質區别,反對将生命簡化為物理化學反應。
2.曆史發展
- 起源:可追溯至古希臘亞裡士多德,他提出“隱德萊希”作為生物的靈魂,決定其機能和結構。
- 近代演變:18-19世紀,學者如赫耳蒙特、施塔爾等用“生基”“精氣”等概念替代“靈魂”;貝采利烏斯提出現代版本,主張生命遵循“生機原理”。
- 新活力論:20世紀初,杜裡舒通過胚胎實驗提出“生命自主理論”,柏格森則用“生命沖動”解釋進化。
3.争議與批判
- 科學批判:現代生物學和化學表明生命活動可通過分子機制解釋,活力論逐漸被科學界摒棄。
- 哲學意義:作為對機械論的反思,活力論在哲學領域仍引發關于生命本質的讨論。
4.相關術語
- 别稱:生機論、生命力論、生氣論。
- 代表概念:隱德萊希(亞裡士多德)、elan vital(柏格森)、生機脈沖。
活力論試圖通過超自然力量解釋生命獨特性,雖在科學層面已被證僞,但其對生命自主性和目的性的探讨仍具哲學價值。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生物學哲學相關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鮑德洛克氏徑鼻睑的并行數據檢索操作財政開支袋裝單塊計算系統動作超載發熱性口瘡非特殊膜性口炎複數運算公示催告國際私法中的一級反緻含糖枸橼酸獲得議會發言權聚合最高溫度抗蠕蟲的辣瀝青助熔劑利潤第一主義鳴不平耦合擺前置加速電極全消耗型燃燒器染色法熱解器三甲┧唑烷二酮審判者筒式進料機挖傷未經訊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