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论英文解释翻译、活力论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vitalism
相关词条:
1.zoism
分词翻译:
力的英语翻译:
all one's best; force; power; puissance; strength
【化】 force
【医】 dynamo-; ergo-; force; potency; potentia; Power; stheno-; strength; vis
论的英语翻译:
determine; discuss; in terms of; ism; statement; talk about; theory; view
专业解析
活力论(Vitalism)是一种哲学与生物学理论,主张生命现象无法完全通过物理或化学规律解释,而需依赖一种非物质的生命力(拉丁语:vis vitalis)。该术语在汉英词典中常被译为“vitalism”,词根“vital”源于拉丁语“vita”(生命),强调生命与非生命的本质区别。
从历史维度看,活力论在18-19世纪盛行,德国生理学家Johann Friedrich Blumenbach提出的“成形力”(Bildungstrieb)理论是其典型代表,认为这种力量驱动生物体发育与再生。这一学说在1828年弗里德里希·维勒合成尿素后逐渐式微,但仍在某些传统医学体系(如中医“气”理论)中留有痕迹。
现代科学界普遍认为活力论属于伪科学范畴,但对其思想遗产的讨论仍具学术价值。例如,分子生物学家Max Delbrück曾指出,活力论提出的“整体性生命观”间接推动了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当前生物学研究更倾向于用“涌现性”(emergence)概念解释生命现象的复杂性。
参考来源:
-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活力论》词条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vitalism/)
- 大英百科全书生物学史章节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vitalism)
- 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PubMed Central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018038/)
-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期刊第45卷 (https://doi.org/10.1016/j.shpsa.2020.09.006)
网络扩展解释
活力论(Vitalism)是一种关于生命本质的哲学学说,主张生命现象由非物质因素(如“生命力”或“灵魂”)支配,而非仅遵循物理和化学规律。以下是详细解释:
1.核心观点
- 非物质的生命力:活力论认为生物体内存在一种超自然的“生命力”(如“隐德莱希”“生之冲动”),驱动生命活动并赋予其目的性。
- 生命自主性:生命具有自我决定能力,无法完全通过物质规律解释,例如胚胎发育的完整个体性。
- 与机械论对立:强调生命与非生命的本质区别,反对将生命简化为物理化学反应。
2.历史发展
- 起源:可追溯至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他提出“隐德莱希”作为生物的灵魂,决定其机能和结构。
- 近代演变:18-19世纪,学者如赫耳蒙特、施塔尔等用“生基”“精气”等概念替代“灵魂”;贝采利乌斯提出现代版本,主张生命遵循“生机原理”。
- 新活力论:20世纪初,杜里舒通过胚胎实验提出“生命自主理论”,柏格森则用“生命冲动”解释进化。
3.争议与批判
- 科学批判:现代生物学和化学表明生命活动可通过分子机制解释,活力论逐渐被科学界摒弃。
- 哲学意义:作为对机械论的反思,活力论在哲学领域仍引发关于生命本质的讨论。
4.相关术语
- 别称:生机论、生命力论、生气论。
- 代表概念:隐德莱希(亚里士多德)、elan vital(柏格森)、生机脉冲。
活力论试图通过超自然力量解释生命独特性,虽在科学层面已被证伪,但其对生命自主性和目的性的探讨仍具哲学价值。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生物学哲学相关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阿朴奎胺暴虐苯丙氨酰基单向转发器弹性货币供应端凸轮对合模型高保真度过度振荡合金铸铁烘胶粉甲磺喹唑磺胺结构同分异构现象可变反馈累计支出麻醉剂狂者年龄歧视农业细菌学排序偏差品味乳腺过小栅极复位作用声音反射系数伺服作用四氢化邻苯二甲酸贪小失大特别禁制令瞳孔扩散剂团体医疗保险完全可混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