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科目表英文解釋翻譯、會計科目表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chart of accounts; classification of accounts
分詞翻譯:
會計科目的英語翻譯:
【經】 caption of account; name of account; title of account
表的英語翻譯:
rota; surface; table; watch
【計】 T
【化】 epi-
【醫】 chart; meter; sheet; table
【經】 schedule
專業解析
會計科目表(Chart of Accounts, COA)是會計體系中用于系統記錄、分類和彙總經濟業務的核心框架。它是一套結構化的編碼目錄,規定了企業或組織在會計核算中所使用的全部賬戶名稱及其編號規則。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核心定義與功能
-
術語對照與定義
- 中文:會計科目表 (Kuàijì Kēmù Biǎo)
- 英文:Chart of Accounts (COA)
- 定義:一個系統化、标準化的列表,包含了一個組織在財務會計中用于記錄交易的所有賬戶的名稱、編號及分類規則。它是構建總分類賬的基礎,确保財務數據的一緻性和可比性。
- 來源參考:中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概念框架。
-
核心功能
- 分類标準化:将紛繁複雜的經濟業務按資産、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等會計要素進行統一分類。
- 信息歸集:為每一類經濟業務指定唯一的賬戶編號和名稱,便于交易數據的記錄、彙總和檢索。
- 報告基礎:是生成財務報表(如資産負債表、利潤表)的直接數據來源,決定了財務信息的呈現方式。
- 内部控制:标準化的科目設置有助于規範核算流程,加強内部控制和審計追蹤。
- 來源參考: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財務報告概念框架》、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審計準則》。
二、結構與層級
會計科目表通常采用樹狀層級結構,由總括到明細:
-
一級科目(總賬科目)
- 中:總分類賬科目 / 一級科目
- 英:General Ledger Accounts / Main Accounts
- 說明:反映會計要素大類的最基本賬戶(如:1001 庫存現金、2001 短期借款、6001 主營業務收入)。
- 來源參考:《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
-
二級及以下科目(明細科目)
- 中:明細分類賬科目 / 子目/細目
- 英:Subsidiary Ledger Accounts / Sub-accounts
- 說明:在一級科目下根據管理或核算需要進一步細分的賬戶(如:銀行存款下分設“100201 中國銀行-人民币戶”、“100202 中國銀行-美元戶”)。層級深度依需求而定。
- 來源參考:財政部《會計基礎工作規範》。
三、編碼規則
會計科目表通常包含一套邏輯化的編碼系統:
- 編碼原則:編碼需具有唯一性、系統性、可擴展性和穩定性。常用數字或字母數字組合。
- 結構示例:
- 第1位:表示主要會計要素類别(如1=資産,2=負債,3=共同類,4=所有者權益,5=成本,6=損益)。
- 後續位數:表示更細分的類别和具體科目(如1001:1-資産類,00-貨币資金,01-庫存現金)。
- 來源參考: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科目》表(如財會〔2006〕18號文附件)、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實踐中的常見編碼體系。
四、應用場景與重要性
- 日常核算:每一筆經濟業務都需根據其性質記入會計科目表中對應的賬戶。
- 財務報表編制:科目表是生成試算平衡表、進而編制財務報表的基石。
- 管理決策:設計合理的科目表能提供更細緻的管理會計信息(如按部門、項目、産品線核算)。
- 合規性:滿足法定報告要求(如稅務申報、工商年報)的基礎。
- 系統實施:是設置ERP(企業資源計劃)、財務軟件等信息系統時最關鍵的初始化步驟之一。
- 來源參考:企業内部控制應用指引(財會〔2010〕11號)、ERP系統實施标準文檔(如SAP/Oracle的COA配置指南)。
五、總結
會計科目表(Chart of Accounts)是財務會計體系的“骨架”和“語言詞典”,它通過标準化的賬戶名稱與編號體系,實現了經濟業務的科學分類、系統記錄和高效彙總,為財務報告、管理分析和合規遵從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礎。其設計質量直接影響會計信息的質量和有用性。
來源參考: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審計教材、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財務報告課程大綱。
網絡擴展解釋
會計科目表是會計工作中用于系統分類和記錄經濟業務的标準化目錄,由企業根據會計準則和自身經營特點制定。以下是核心要點:
1. 定義與作用
會計科目表将企業所有經濟業務按性質、用途劃分為不同類别,形成統一核算框架。其作用是:
- 規範財務數據記錄,确保賬務準确性;
- 為編制資産負債表、利潤表等財務報表提供基礎;
- 便于内部管理和外部審計追蹤資金流動。
2. 主要分類
通常包括以下五大類:
- 資産類:反映企業資源(如現金、應收賬款、固定資産);
- 負債類:記錄債務(如短期借款、應付賬款);
- 所有者權益類:體現投資者權益(如實收資本、未分配利潤);
- 成本類:歸集生産費用(如生産成本、制造費用);
- 損益類:核算收入與支出(如主營業務收入、管理費用)。
3. 層級結構
科目表常采用多級編碼體系:
- 一級科目:總分類科目(如“應收賬款”);
- 二級科目:明細科目(如“應收賬款—A客戶”);
- 部分企業可能設置更多層級以適應複雜業務。
4. 制定原則
企業需遵循會計準則(如《企業會計準則》),同時結合行業特性和管理需求調整科目表。例如:
- 制造業可能細化“生産成本”科目;
- 服務業側重“勞務成本”或“服務收入”分類。
5. 實際應用示例
以采購原材料為例:
- 借記“原材料”(資産類科目),貸記“銀行存款”(資産類科目)或“應付賬款”(負債類科目),确保借貸平衡。
通過科目表,企業可系統化追蹤經濟活動,為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具體科目設置需參考財政部發布的會計準則及企業實際需求。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安全經閉弊害財政制度差分測量存取控制搓紋機對數螺線分碎術關節突滑動扶架戶籍的火焰試驗法護胸甲浸漬混煉膠酒石酸铷礦水拉拉鍊顱位保持器跑合速度人格覺三伸乙基四氨攝政視力标型使免于限定繼承使用說明文件送試用的商品所有權文據鐵屑脫線工作妄自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