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dust count
dirt; dust; lampblack; speck
【醫】 con-; dust
computation; count; take count of
【計】 count; tally; tallying
【醫】 count; counted number; counting
【經】 count
灰塵計數(Dust Count)是環境監測與工業衛生領域常用的專業術語,指通過量化分析特定區域内空氣中懸浮顆粒物(包括PM2.5、PM10等)的數量或質量濃度,評估空氣質量或污染程度。其核心概念包含以下維度:
灰塵計數主要針對空氣中粒徑小于100微米的顆粒物,包括自然塵埃、工業排放物、花粉等。國際标準化組織(ISO)将顆粒物按粒徑分為粗顆粒(PM10)、細顆粒(PM2.5)和超細顆粒(PM0.1)。
常用單位包括微克每立方米(μg/m³)和顆粒數每立方米(#/m³)。例如,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PM2.5年均濃度不超過5 μg/m³。
通過激光束照射顆粒物,檢測散射光強度推算濃度,廣泛用于便攜式PM2.5檢測儀。
将空氣樣本過濾後稱重,適用于實驗室高精度測量,符合美國環保署(EPA)标準方法。
ISO 7708定義了顆粒物采樣規範,中國《環境空氣質量标準》(GB 3095-2012)規定PM2.5日均限值為75 μg/m³。
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SHA)要求工作場所PM10濃度不超過15 mg/m³(8小時均值)。
用于城市空氣質量指數(AQI)計算,如北京市生态環境局實時發布PM2.5數據。
礦業、建材等行業通過灰塵計數評估職業暴露風險,參考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指南。
(注:引用來源為虛構示例,實際内容需替換為真實有效鍊接)
“灰塵計數”是由“灰塵”和“計數”組合而成的術語,其含義需從兩部分分别理解并結合實際應用場景進行解釋:
“灰塵”的定義
灰塵指細小的幹粉末狀物質,通常由土壤、纖維、花粉等微粒組成,懸浮于空氣中或沉降于物體表面。在環境科學中,灰塵是空氣質量監測的重要指标之一。
“計數”的含義
計數指通過數學或物理方法統計物體的數量。在工程和科學領域,常指對微小顆粒物的數量、尺寸等進行量化分析。
“灰塵計數”的綜合解釋
該術語指通過專業儀器(如塵埃粒子計數器)對空氣中灰塵顆粒的數量、粒徑分布等進行測量和分析的過程。其核心目标是評估空氣潔淨度,尤其在無塵車間、醫院、實驗室等對空氣質量要求較高的場所。
技術原理與應用
灰塵計數通常采用激光散射技術:激光束照射空氣中的顆粒,通過散射光信號判斷顆粒大小并統計數量。例如,激光粒子塵埃計數器可實時監測PM2.5、PM10等不同粒徑顆粒物的濃度,為環境治理和工業生産提供數據支持。
實際意義
灰塵計數不僅用于污染監測,還關系到人體健康。例如,高濃度灰塵可能引發呼吸道疾病,而制藥車間則需通過嚴格灰塵控制确保産品質量。
總結來看,“灰塵計數”是環境監測與工業質量控制中的關鍵技術,結合物理測量與數據分析,為改善空氣質量和生産環境提供科學依據。
柏木腦邊際苄氯菊酯波蘭斯凱氏數測定裝置布路門奧氏核補助機構定态振蕩返回數據庫信息選擇策略分布電容固定間接費用耗量差異行程計花崗岩類甲醛煤酚合劑即付信用狀卡-鮑-魏三氏試驗兩相情願蓮葉桐萜醛流率加和法立憲文獻氯丁基青黴素氯化甲苯基汞硼基欺瞞三月桂精傷寒型瘧山腰術語學的送給天線功率聽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