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dust count
dirt; dust; lampblack; speck
【医】 con-; dust
computation; count; take count of
【计】 count; tally; tallying
【医】 count; counted number; counting
【经】 count
灰尘计数(Dust Count)是环境监测与工业卫生领域常用的专业术语,指通过量化分析特定区域内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包括PM2.5、PM10等)的数量或质量浓度,评估空气质量或污染程度。其核心概念包含以下维度:
灰尘计数主要针对空气中粒径小于100微米的颗粒物,包括自然尘埃、工业排放物、花粉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颗粒物按粒径分为粗颗粒(PM10)、细颗粒(PM2.5)和超细颗粒(PM0.1)。
常用单位包括微克每立方米(μg/m³)和颗粒数每立方米(#/m³)。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PM2.5年均浓度不超过5 μg/m³。
通过激光束照射颗粒物,检测散射光强度推算浓度,广泛用于便携式PM2.5检测仪。
将空气样本过滤后称重,适用于实验室高精度测量,符合美国环保署(EPA)标准方法。
ISO 7708定义了颗粒物采样规范,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规定PM2.5日均限值为75 μg/m³。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要求工作场所PM10浓度不超过15 mg/m³(8小时均值)。
用于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计算,如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实时发布PM2.5数据。
矿业、建材等行业通过灰尘计数评估职业暴露风险,参考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指南。
(注:引用来源为虚构示例,实际内容需替换为真实有效链接)
“灰尘计数”是由“灰尘”和“计数”组合而成的术语,其含义需从两部分分别理解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解释:
“灰尘”的定义
灰尘指细小的干粉末状物质,通常由土壤、纤维、花粉等微粒组成,悬浮于空气中或沉降于物体表面。在环境科学中,灰尘是空气质量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计数”的含义
计数指通过数学或物理方法统计物体的数量。在工程和科学领域,常指对微小颗粒物的数量、尺寸等进行量化分析。
“灰尘计数”的综合解释
该术语指通过专业仪器(如尘埃粒子计数器)对空气中灰尘颗粒的数量、粒径分布等进行测量和分析的过程。其核心目标是评估空气洁净度,尤其在无尘车间、医院、实验室等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所。
技术原理与应用
灰尘计数通常采用激光散射技术:激光束照射空气中的颗粒,通过散射光信号判断颗粒大小并统计数量。例如,激光粒子尘埃计数器可实时监测PM2.5、PM10等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浓度,为环境治理和工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实际意义
灰尘计数不仅用于污染监测,还关系到人体健康。例如,高浓度灰尘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而制药车间则需通过严格灰尘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总结来看,“灰尘计数”是环境监测与工业质量控制中的关键技术,结合物理测量与数据分析,为改善空气质量和生产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