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dichroine B
【醫】 radices dichroae
alkali; soda
【化】 alkali; base
黃常山堿(Dichroine)是傳統中藥常山(學名:Dichroa febrifuga)中提取的一種喹唑啉類生物堿,英文名稱為Dichroine或Febrifugine。其化學式為C16H19N3O3,分子量為301.34 g/mol,屬于具有抗瘧活性的天然化合物。藥理學研究表明,黃常山堿通過抑制瘧原蟲的蛋白質合成幹擾其生命周期,尤其對間日瘧和惡性瘧原蟲表現出抑制作用。
該成分最早記載于《神農本草經》,現代研究證實其結構與合成抗瘧藥氯喹存在部分相似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及《中藥大辭典》記載,常山堿類物質需嚴格控制劑量,過量可能引發嘔吐、心律失常等毒性反應。
在英文文獻中,黃常山堿被歸類為dichroine alkaloid,相關研究可見于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數據庫及《天然産物化學評論》(Natural Product Reports)。當前其半合成衍生物的研究方向集中在降低毒性和提高生物利用度領域。
黃常山堿是中藥常山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顯著的藥理作用,以下為詳細解釋:
黃常山堿(Dichroine)是從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a febrifuga)的根或葉中提取的生物堿類化合物。其化學式為$mathrm{C{16}H{19}N_3O_3}$,分子量301.34。根據結構差異,可分為甲(α-dichroine)、乙(β-dichroine)、丙(γ-dichroine)三種異構體,三者互為互變異構體。
常山根中總生物堿含量約0.1%,而葉中含量更高,可達0.5%以上。提取方法包括乙醇回流、層析分離等,需注意堿甲和堿乙可通過加熱相互轉化。
黃常山堿具有一定毒性,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孕婦、體虛者慎用,且需嚴格控量以避免副作用。
如需更完整的化學數據或實驗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
白水不整齊撲動層狀腐蝕次黃嘌呤核苷磁性相位調變器大氣層等時擺第三産業狗頭畸胎管絕緣宏生成程式加工乳肌動描記器頸靜脈孔寄人籬下卡塔葉卡特爾價格颏下瘘平方和加和性品質保證球面三角墊鐵室内雜音手臂手镯的說謊的四肢不甯性焦慮縮醛磷脂酰絲氨酸特地投入産出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