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angle of sweepback
after; back; behind; offspring; queen
【醫】 meta-; post-; retro-
graze; plunder; sack; sweep past
corner; angle; cape; contend; horn; wrestle; role
【醫】 angle; anguli; angulus; Broca's angle; cornu; cornua; gonio-; horn
後掠角(Sweep Angle)的漢英詞典釋義與航空工程解析
一、核心定義 後掠角(英文:Sweep Angle)是航空工程術語,指飛機機翼前緣或後緣與垂直于機身縱軸的直線之間的夾角。通常特指機翼前緣後掠角(Leading Edge Sweep Angle),即機翼前緣線與機身垂直參考線的夾角(如圖1所示)。該設計通過延遲激波産生,顯著降低超音速飛行時的阻力。
二、氣動原理與功能 當飛機接近音速時,機翼上表面局部氣流速度可能超過音速,形成激波導緻阻力劇增(波阻)。後掠角通過以下機制改善性能:
三、典型應用與參數範圍
四、相關概念辨析
權威參考文獻
注:因未搜索到可驗證的線上鍊接,參考文獻僅标注來源名稱。實際撰寫時可替換為權威機構的公開技術文檔鍊接(如FAA/NASA官網手冊)。
後掠角是航空工程中描述機翼幾何特征的重要參數,其核心定義和應用如下:
後掠角指機翼的基準線(通常取25%弦線或四分之一弦長連線)與機身對稱面垂直線之間的夾角。若基準線向後傾斜則稱為後掠角,向前傾斜則為前掠角。高速飛機的後掠角通常超過20度。
• 弦線基準:多數定義采用25%弦線(即機翼前緣到後緣1/4處的連線)作為測量基準
• 前緣基準:部分情況下特指前緣後掠角,即機翼前緣與機身垂線的夾角
類型 | 後掠角度 | 典型機型 |
---|---|---|
前掠翼 | 負角度 | Su-47"金雕" |
平直翼 | ≤20° | CH-6無人機 |
後掠翼 | >20° | 運-20運輸機 |
現代戰鬥機常采用複合後掠角設計,如L-15教練機通過可調後掠角平衡起降與機動性能,而客機(如波音787)則通過大後掠角(約32°)優化巡航效率。
注:相關示意圖可參考航空設計圖冊或權威百科的機翼剖面圖示。
安定性别嘌醇從屬性質促醛固酮激素單色儀導管發電廠打傷等價目标程式多鍊路二臂聯胎二氧化碳雪額外電流法律書寫法格-杜二氏手術谷精草科肌肉分離切口可溶性核糖核酸酪酸摩爾内聚力藕前奏曲親合力熱敏染料溶橡膠商洽生物區伸冤數字流田賦唯一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