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配分函數英文解釋翻譯、核配分函數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nuclear partition function
分詞翻譯:
核的英語翻譯:
hilum; nucleus; putamen; stone
【醫】 caryo-; caryon; core; karyo-; karyon; kernel; nidi; nidus; nuclei
nucleo-; nucleus
配分函數的英語翻譯:
【化】 partition function
專業解析
在統計熱力學中,核配分函數(英文:Nuclear Partition Function)是描述原子核在特定溫度下所有可能量子态分布的關鍵物理量。它本質上是系統所有核能級對應的玻爾茲曼因子之和,反映了核自由度對體系熱力學性質的貢獻。以下是詳細解釋:
-
定義與數學表達
核配分函數 ( Z{text{nuc}} ) 定義為:
$$
Z{text{nuc}} = sum_{i} g_i e^{-E_i / k_B T}
$$
其中:
-
物理意義
- 統計權重:( Z_{text{nuc}} ) 量化了原子核在熱平衡狀态下占據其各個能級的相對概率。( e^{-E_i / kB T} / Z{text{nuc}} ) 給出了系統處于特定能級 ( i ) 的概率。
- 熱力學量的來源:核配分函數是計算體系總配分函數 ( Z{text{total}} ) 的一部分(通常與電子、平動、轉動、振動配分函數相乘)。通過 ( Z{text{total}} ),可以導出所有熱力學函數,如内能 ( U )、熵 ( S )、亥姆霍茲自由能 ( A )、吉布斯自由能 ( G ) 等。因此,( Z_{text{nuc}} ) 直接影響這些宏觀性質的計算。
- 同位素效應:不同同位素的原子核具有不同的質量、自旋和能級結構,導緻其核配分函數不同。這是同位素分餾(如地球化學、天體物理中的同位素豐度變化)現象的主要物理基礎之一。
-
實際計算中的簡化
由于核能級間距通常非常大(MeV量級),遠高于常溫下的熱能(( k_B T approx 0.025) eV at 298 K),因此:
- 在室溫及以下溫度,原子核幾乎完全處于其基态。
- 此時,核配分函數近似等于其基态簡并度:( Z_{text{nuc}} approx g_0 )。
- 對于原子序數為 ( I ) 的原子核,其基态簡并度(統計權重)為 ( g_0 = 2I + 1 )(即核自旋量子數 ( I ) 決定的磁量子态數目)。
例如:
- ( text{H} ) (I=1/2):( Z_{text{nuc}} approx 2 )
- ( ^{2}text{H} ) (D, I=1):( Z_{text{nuc}} approx 3 )
- ( ^{12}text{C} ) (I=0):( Z_{text{nuc}} approx 1 )
- ( ^{16}text{O} ) (I=0):( Z{text{nuc}} approx 1 )
隻有在極高溫度(如恒星内部)或涉及核激發态的特殊過程(如核同質異能素)時,才需要考慮激發态對 ( Z
{text{nuc}} ) 的貢獻。
-
重要性與應用
- 精确熱力學計算:在需要高精度的場合(如計算平衡常數、反應吉布斯自由能變),特别是涉及不同同位素時,必須考慮核配分函數的差異。
- 同位素分餾系數:兩種同位素 A 和 B 的分餾系數 ( alpha{A-B} ) 直接與它們核配分函數的比值相關:( alpha{A-B} propto (Z{text{nuc}, A} / Z{text{nuc}, B}) )。
- 核磁共振(NMR):核自旋态在磁場中的布居與核配分函數有關,影響 NMR 信號的強度。
權威參考來源:
- MIT OpenCourseWare - Thermodynamics & Kinetics: 提供了配分函數(包括核配分函數)的基礎定義及其在計算熱力學性質中的作用。 (鍊接:
ocw.mit.edu/courses/5-60-thermodynamics-kinetics-spring-2008/pages/lecture-notes/
)
- IUPAC Compendium of Chemical Terminology (Gold Book): 明确定義了“配分函數”(partition function)的概念,核配分函數是其特定應用。 (鍊接:
doi.org/10.1351/goldbook.P04690
)
- McQuarrie, D. A. - Statistical Mechanics: 經典統計力學教材,詳細推導了各類配分函數及其與熱力學量的關系,包含核配分函數的讨論。 (來源: McQuarrie, D.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University Science Books, 2000.)
-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 "Isotope Effects in Chemistry": 深入探讨了同位素效應,詳細闡述了核配分函數在其中的核心作用。 (鍊接:
doi.org/10.1103/RevModPhys.77.481
)
網絡擴展解釋
核配分函數是統計熱力學中描述原子核能級分布的重要概念,其核心特點如下:
一、定義與表達式
核配分函數(( q_n ))表示原子核在不同能級上的統計權重分布,數學表達式為:
$$
q_n = sum g_i e^{-epsilon_i / kT}
$$
其中,( g_i )為能級簡并度,( epsilon_i )為能級能量,( k )為玻爾茲曼常數,( T )為溫度。
二、簡化條件
由于核能級間距極大(遠大于常溫下的熱能( kT )),激發态貢獻可忽略,僅需考慮基态(( epsilon_0 = 0 )):
$$
q_n approx g_0 = 2S_n + 1
$$
其中,( S_n )為核自旋量子數。
三、物理意義
- 簡并度主導:核配分函數僅由基态簡并度決定,與溫度無關。
- 核自旋影響:簡并度( g_0 )取決于核自旋量子數。例如:
- 氫核(( S_n = frac{1}{2} )):( g_0 = 2 times frac{1}{2} + 1 = 2 )
- 碳-12核(( S_n = 0 )):( g_0 = 1 )
四、應用特點
- 熱力學計算:在多數情況下,核配分函數被視為常數,不影響内能、熵等溫度相關量。
- 特殊體系:僅在涉及核自旋變化的極端條件(如核反應、超高溫)下需考慮其變化。
五、與電子配分函數的對比
核配分函數與電子配分函數(( q_e ))類似,但電子能級間距較小,某些分子(如O₂、NO)需考慮激發态貢獻。
核配分函數反映了核自旋簡并度對統計分布的貢獻,其簡化形式為( q_n = 2S_n + 1 ),在常規熱力學分析中通常作為常數處理。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被鎖名字邊界頻率鼻壞疽打印屬性電離放射電子配分函數讀出變壓器多道程式設計能力防振墊分子内選擇性行地址選通活字合金間歇掃描交通津貼集線急性膿性腱鞘炎抗辯人科迪克老眼光林斯蒂爾納氏試驗腦室三角排隊平面晶體管神勇事後剖析轉儲室内變壓器世俗地隧道退火爐未收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