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tunnel annealing furnace; tunnel-type annealing furnace
tube; tunnel
【醫】 cuniculus; histosiphon; tunnel
【化】 annealer; annealing furnace; annealing oven
“隧道”指爐體呈狹長通道狀,物料連續通過;“退火”是一種熱處理工藝,通過控溫加熱再緩慢冷卻,消除材料内應力、改善微觀結構。
“Tunnel”描述爐體結構,“Annealing”對應退火工藝,“Furnace”為加熱設備統稱。該設備用于金屬、玻璃、陶瓷等材料的連續式退火處理。
物料(如鋼闆、玻璃帶)由傳送裝置勻速送入爐内,依次通過預熱區、加熱區、均溫區、緩冷區,實現全程自動化控溫。
采用多溫區獨立控溫系統(如PID調節),确保材料受熱均勻。例如不鏽鋼帶退火需在1100°C±5°C範圍内保持恒溫。
爐膛由耐高溫材料(如陶瓷纖維)砌築,長度可達百米,配備輥道或網帶傳送系統。
冷軋鋼闆退火(消除加工硬化)、銅線材再結晶退火(提升導電性)。
浮法玻璃的應力消除(防止光學畸變),需精确控制降溫速率(<5°C/min)。
芯片封裝載闆的低溫退火(250°C–400°C),減少熱膨脹導緻的微裂紋。
ASTM B912(金屬退火工藝規範)、ISO 11439(工業爐安全要求)。
美國能源部《工業加熱設備技術指南》(鍊接)詳述退火爐能效優化方案。
注:本文内容綜合材料科學、熱處理工程領域共識,術語定義參照《機械工程名詞》(科學出版社)及國際标準文件。實際應用需結合具體工藝參數驗證。
隧道退火爐是一種連續式熱處理設備,主要用于金屬材料的退火工藝。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隧道退火爐因其爐體形似隧道而得名,采用連續作業模式。金屬工件通過台車或傳送裝置從入口推入,沿設定溫度曲線完成加熱、保溫和冷卻過程後從出口推出。其結構包含:
主要用于金屬加工行業,典型場景包括:
如需更完整的工藝參數或設備分類,可參考來源、3、5、9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