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耗水量(Water Consumption)的漢英詞典釋義與專業解析
耗水量指特定系統(如工業設備、農業灌溉、生活用水等)在單位時間内實際消耗的水資源總量,即不可回收或不可再利用的水量。其英文對應術語為"Water Consumption",區别于“用水量(Water Use)”——後者包含可循環利用的部分。例如,冷卻系統中的蒸發損失屬于耗水,而循環冷卻水屬于用水。
來源:中國水利部《水資源術語》(GB/T 50095-2014);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農業用水管理指南》。
直接耗水(Direct Consumption)
通過蒸發、蒸騰、産品帶走或污染導緻的水資源永久性損失,計算公式為:
$$ text{耗水量} = text{取水量} - text{排水量} $$
應用場景:工業生産線中,若取水100噸,排水70噸,則耗水量為30噸。
來源:國際标準化組織《水平衡計算指南》(ISO 14046)。
間接耗水(Virtual Water)
指産品全生命周期中隱含的水資源消耗,例如生産1公斤牛肉約耗水15,000升。
來源:荷蘭特文特大學《水足迹評估手冊》。
來源:中國國家标準《節水型企業評價導則》(GB/T 7119-2018);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全球水風險報告》。
全球耗水量中,農業占比約70%,工業20%,生活10%(世界銀行數據)。中國年均耗水量約6000億立方米,其中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導緻耗水赤字。
來源:世界銀行《世界發展指标》;水利部《中國水資源公報》。
耗水量是指在一定系統或生産過程中,因蒸發、飛散、滲漏、攜帶、進入産品等途徑而無法直接回收利用的水量總和。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核心
耗水量特指無法回歸自然水體或循環系統的淨消耗水量。例如工業中通過蒸發損失的水、農業灌溉中被作物吸收或土壤滲透的水,以及産品(如飲料、紡織品)中含有的水分均屬于耗水量範疇。
構成要素
主要包括:
計算方法
通用公式為:
$$
text{耗水量} = text{取水量} - text{排水量}
$$
其中,取水量指從自然水源獲取的總水量,排水量是可回收或排入外部水體的部分。例如,工業中可通過統計取水量與廢水排放量的差值求得實際耗水量。
與其他概念的區别
應用場景
不同領域的耗水量計算方式不同,例如:
總結來看,耗水量反映資源實際消耗程度,是節水管理和環保評估的關鍵指标。
白蕈徹底坦白傳遞文法磁盤存取骶骨前的動态響應多能熟練工舵軸二元燃料系統法律标準分心的幹才高周波幹燥機購并鼓膜的黃龍葵甙化學抵抗繼承的土地記錄安培計經驗模型兩性現象連續體分開立體視标線脈沖床吸附生氣勃勃的使分層輸卵管鼠麻風分支杆菌圖像響應微音擴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