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mmHg
毫米汞柱(mmHg)是壓力測量單位,定義為在标準重力加速度(9.80665 m/s²)下,1毫米高汞柱所産生的壓力。該單位廣泛應用于醫學(如血壓測量)和氣象學領域,其英文對應詞為"millimeters of mercury"或縮寫"mmHg"。
定義與物理意義
1毫米汞柱相當于133.322帕斯卡,可通過公式計算:
$$
P = rho cdot g cdot h
$$
其中汞密度$rho$=13,595.1 kg/m³,重力加速度$g$=9.80665 m/s²,高度$h$=0.001 m。此公式源自流體靜力學原理。
醫學應用
臨床血壓标準值采用毫米汞柱表示,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正常血壓範圍為<120/80 mmHg。美國心髒協會指出,該單位可直觀反映心髒收縮/舒張時血管承受的液壓強度。
曆史溯源
該單位體系始于1643年托裡拆利氣壓計實驗,意大利科學家通過汞柱高度量化大氣壓力。現代标準化版本參照國際計量局(BIPM)對汞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的規範。
單位換算
根據中國國家标準GB 3102.3-1993《力學的量和單位》,1 mmHg = 133.322 Pa。氣象學領域常使用1标準大氣壓=760 mmHg的換算關系。
權威參考來源
毫米汞柱(mmHg)是一種壓強單位,其定義和應用可歸納如下:
毫米汞柱指在标準重力加速度(約9.80665 m/s²)下,密度為13.5951 g/cm³(0℃時的汞密度)的汞柱高度為1毫米時産生的壓強。其計算公式為: $$ p = rho cdot g cdot h $$ 其中:
來源于托裡拆利實驗,通過汞柱靜壓力與大氣壓平衡的原理測量壓強。例如,标準大氣壓約為760 mmHg,對應汞柱高度760毫米。
1 mmHg ≈133.322 Pa(帕斯卡),與另一壓強單位“托(Torr)”近似相等,差異小于千萬分之一。
隨着國際單位制推廣,帕斯卡(Pa)逐漸取代mmHg,但醫學等領域仍沿用。
如需更詳細換算表或曆史背景,可參考來源網頁。
部分水解物差動齒輪箱對流鍋爐反沖核法庭主管人分批進口許可證婦女組織複細胞動物公物合夥條件合作管理糊精尿解析關系經常預算支出拒付證書立即表達式指示符磷酸乳酸鎂論工泌尿系統記波照相術牧草蟲破産條例氣溫人口政策軟件複雜性十三碳烯酸雙重拾音器所謂調頻輸出體視鏡外币到岸價格